第二百六十九章 立國前夕(第2/4頁)
章節報錯
只不過自己所做之事,不光是為了自己能享受,也是為了更多的人也能更長久的享受著天倫之樂。
一家樂,天下人樂,孰樂?
自然是都要樂。
回城之後,除了當日一夜操勞,慰藉佳人之後,第二日沈墨就陷入了繁忙的事務當中。
因為他親政而暫時擱置的許多公務一股腦的湧了過來。
雖然有于成龍處理日常政務,但是畢竟三日後就是立國大典了,許多事情還需要他這個主君要拿主意的。
除了這些,還有本次長沙之戰的論功行賞以及各種善後事務也需要他來拍板決定。
除了上戰場的要論功,在後方留守的也要論功。
這些事情很瑣碎,但是也很重要。
這些功勞確定之後,很多人的官職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提升,畢竟在立國大典的時候還要宣佈各大衙門的任職名單的。
除了這些政務,沈墨還要跟著禮部派來的教禮官學習立國大典時候的各種禮儀,熟悉所有流程,還要試穿給他量身定製的朝服冠帽等。
不說那些繁瑣的禮儀,就說衣服,就有好多套。
作為一國之君,既有最正式的冕服,也有皮弁服還有通天冠服以及常服等。
冕服又叫袞冕,是國君在祭祀天地,宗廟以及正旦、冬至、聖節是所穿,祭社稷、先農和舉行冊封的時候也要穿。
這套冕服光是服侍沈墨穿衣的侍女就有十幾人,非常的麻煩,
從頭到腳,裡外裡光是穿戴整齊都花了半個時辰,把沈墨折騰的夠嗆,心中感慨自己打仗穿一天盔甲都沒這麼累。
幸好,這玩意平時不用穿,否則每天穿衣服都麻煩死了。
沈墨很懷念前世的時候,穿個衣服一分鐘就搞定了。
古人的衣服實在太麻煩了。
不過這也是華夏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可或缺。所謂華夏的華就是衣冠之美,夏則是宮室之美。
文化是核心,外在的美則是外顯,相輔相成。
還有皮弁服,也是屬於一種比較正式的朝服,在皇帝朔望日視朝、降詔、降香、進表以及藩屬國朝貢,外官朝覲等場合所穿,其正式程度介於冕服和常服之間。
穿起來雖然也很麻煩,但是比起冕服了要容易許多。
還有通天冠服。
這是皇帝在郊廟之前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時穿通天冠服。
本來在王夫之制定的國君之服中是有的,只不過沈墨覺得這套衣服的使用頻率太低,沒必要浪費,就給否決了。
此外就是各種常服了,款式也有三種,顏色分別為明黃、大紅以及黑色。
這也是一般在影視劇之中看到帝王穿的最多的衣服了。
雖然沈墨一再要求從簡,可是再從簡,下來也給他一個人做了七八套衣服。
這些衣服的造價都相當昂貴,而且還是王夫之費盡心力找了最好的裁縫,以明朝皇帝的衣冠樣式為藍本,略作修改之後定型的。
對於明朝的衣冠服飾,沈墨前世的時候也是有所瞭解的。
雖然感覺很繁瑣,穿起來很累贅,但是單論華貴大氣那絕對是沒的說。
畢竟是老朱自己親自設計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