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鷹炮和長重炮(第1/2頁)
章節報錯
祁陽縣城,縣衙大堂上,一聲戎裝的于成龍高踞上首正在召開軍議,商量攻打永州城的事情。
左手武將以長沙總兵祖君昊為首,右邊的文臣則是以祁陽知縣卞和平為首,說是文臣,其實就他一個正經官員,排在他後面也不過就是縣衙的主簿和典史等不入流的小官。
祁陽縣城本就不大,一下子湧進了近萬名士兵,饒是卞和平拼命排程安排,卻依然顯得擁擠不堪。
畢竟除了這近萬清兵,城中還有數千百姓鄉勇,這些人幾乎將一個小小的縣城給擠滿了。
這些清兵在湘江上吃了虧,心中本就有氣,再加上這時代官兵軍紀敗壞,跟強盜賊寇的區別可能就在於那一身衣服了。
這兩日光是各種擾民害民的事情就發生了好幾十起,甚至還搞出了人命。百姓們集體跑到縣衙門口哭訴,搞得卞和平焦頭爛額。
他這個知縣雖然完全可以秉公辦理,但是又擔心惹怒了這些丘八,引起更多的亂子。
無奈之下他只能稟告于成龍,盼望著于成龍能夠約束這些官兵。
于成龍得知後大怒,嚴懲了一批鬧事的清兵,甚至還斬了兩名侮辱婦女致人死亡的罪魁禍首,才堪堪將這股風氣剎住。
這些其實都不是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一下子湧入這麼多的官兵,城裡的糧食存量一下子就吃緊起來,那些地主豪紳之前捐獻的糧食即將吃完。而派人下鄉徵糧又要渡河,而河面上一直有蕩寇軍的戰船在封鎖江面,讓籌糧變得極為困難。
除了糧食問題,軍中士氣因為種種不順耳日趨低迷,許多士兵心中都開始滋生怨氣,甚至營中都發生了好幾起鬥毆事件。
在以上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于成龍只能決定儘快開始攻打永州城。若是再晚上幾天,不用反賊來攻,他手下這一萬清軍都有譁變的可能。
于成龍本事就是文官,有沒有指揮過什麼像樣的戰鬥,手下這些將領們雖然懾於他手中的尚方寶劍不敢造次,但是心中對他卻是不怎麼服氣的,私下各種陰陽怪氣的都出來了。
于成龍自然也能感覺出來,雖然他為官嚴峻,但是卻也知道不能因為這些事情來處置任何人,否則會引發許多難以承受的後果。
為今之計就是儘早攻打永州城,才能讓手下這些驕兵悍將轉移注意力。
于成龍看著分列兩側的文武,心中微微有些沮喪。本以為這次剿賊之事能一舉建功。自己帶領浩浩蕩蕩一萬大軍,挾朝廷堂堂正正知識,逆流而上,反賊就算不望風披靡,那也是瑟瑟發抖。
最終的結果自然也是一舉平定反賊,收復失陷的城池,安定民心,恢復地方,自己的履歷表上又多了光輝的一筆,既不負皇上的信重,又不辜負百姓的期待,簡直完美。
可是沒想到從一開始就是種種不順,反賊用比自己想象中快了數倍的時間攻下了永州城,然後大軍又在湘江上屢遭反賊水軍襲擊騷擾,不僅損兵折將,糧草輜重更是損失殆盡,逼得自己如今又不得不倉促出兵。
如此種種,讓本來信心滿滿的于成龍對於是否能打下永州城實在沒有多少信心了,更別說徹底剿滅沈墨這股反賊了。
只是多年來養成的堅韌性格讓于成龍不會把這些擔憂掛在臉上,外人眼中的巡撫大人依然那個冷峻嚴厲的撫帥,鎮定自若,絲毫不慌。
“我決定明日即出兵收復永州。綜合各種情報,已經可以確定永州城的賊兵加起來不過三千人,若是再加上那些反賊強迫守城的民壯,也不會超過五千餘人。況且,這幾日許多人聽聞官軍到來的訊息後都紛紛逃出永州,城中人口不足五成,可見賊軍殘暴不得人心。我軍勢大,兵力又是反賊數倍之多,定能一舉收復永州,剿滅反賊。”
于成龍開門見山,果然發現眾人,尤其是那些這幾天神色陰鬱的將領們紛紛神情一振,而祁陽知縣卞和平聞言也不禁鬆了口氣。
只要這些丘八走了,他就能輕鬆許多了。
這些丘八再不走,整個祁陽縣就被他們禍害的不成樣子了。
接下來,便是分派任務。
依然是長沙總兵祖君昊作為先鋒,領本部兩千人先行到達永州城東北方向的早山嶺附近紮營,于成龍自己帶領主力緩行。
而祁陽知縣卞和平則負責後路,守好祁陽縣,確保官軍後路安全。
為了確保後路安全,于成龍還從自己的標兵裡撥出了五百人給卞和平助他守城。
本來從祁陽到永州,最快的當然是走水路。可是現在不說祁陽縣沒有那麼多的船隻,就算有,于成龍也不敢走水路了。
他現在被蕩寇軍水師已經給整出了心理陰影了。
既然不能走水路,那隻能走山路了。走山路的話,輜重之類的就沒法攜帶,只能讓士兵們每人攜帶三日口糧快速前進。
等到打下永州城,繳獲的糧草肯定就能解決後續的糧草問題了。
于成龍也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既然決定了明日出兵,就嚴令各部立刻準備,明日一早用過飯後即刻出發。
……
卻說沈墨這邊,雖然對於祁陽城的中具體情況無法知悉,但是也多少能根據掌握的各種情報推測一二,因此也大概能推斷出于成龍的出兵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