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明明不夠普通,卻還這麼自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決定了這一戰要以守代攻,利用永州城的堅固城防,利用蕩寇軍的強大實力將永州城變成一座吞噬生命的血肉磨坊,但是卻並不代表蕩寇軍就要靜靜待在城裡等著清軍來攻。
大戰開始之前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的。
第一件事就是要讓于成龍相信自己即將面對的永州城是一座防備空虛的城池。
他派一支偏師去寶慶府,意圖本來就很明顯,就是想要抄沈墨的後路,亦或者是說圍魏救趙,逼迫沈墨回援老巢。這一點一看就很明白。
自從對沈墨起了忌憚之心後,于成龍就不斷提醒自己要最大程度的重視沈墨,所以他必然清楚沈墨也將很快知道自己的排程,明白自己的意圖。
打仗這種事,雙方車馬炮擺出來,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有那麼多的奇謀妙策讓你施展。
戰爭的常態還是正面對決,誰勝誰負最終還是取決於本身的實力。
于成龍知道沈墨會明白自己的戰術意圖,沈墨也知道于成龍知道自己明白了他的戰術意圖,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于成龍相信他的戰術的確會對自己造成威脅。
之前攻打永州乃至零陵,于成龍那邊肯定知道自己這邊擁有的炮艦乃至火槍等利器,甚至有可能他還讀過《蕩寇集》,否則也不會剛剛到任屁股還沒坐熱就心急火燎地帶著一萬多人跑來打自己。
這說明什麼?
說明於成龍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湖南的第一號“反賊”,準備先把自己掐死以後再去收拾其他的義軍和盜賊。
沈墨對於于成龍的敏感還是有些佩服的,到底是名留青史的能臣。
不過也僅此而已,論當官理政的本事,于成龍肯定是很優秀的。論個人操守,他也基本上無可指摘,反而值得欽佩。
雖然出仕滿清,但是卻並非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能夠造福百姓。這一點不能成為指責他的理由。畢竟真的說起來,後世所有的人祖上都是當了順民的,不願以當順民的早都死光了。
但是論起打仗的本事,沈墨卻只能呵呵了。
這已經不是以前那種文臣出將入相的時代了,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民,戰爭的專業性越來越強,戰鬥形式也在快速發生著變化,非專業人氏很難勝任的。
曾剃頭雖然被人稱為名將名帥,但是也是栽了多少跟頭,打了多少敗仗才練出來的本事。
甚至有一次被石達開打的差點投湖自盡。
于成龍顯然是個戰場初哥。
既然于成龍的打算就是讓沈墨明白自己的打算,那沈墨也就要投桃報李,讓于成龍認為自己的陽謀開始奏效了。
雖然咱們的沈總鎮比起老於來也強不到哪裡去,絕大多數的戰爭經驗都是來自於高階遊戲中的虛擬戰爭,但是卻一直保持著一種年輕人的自信。
雖然作為開掛的穿越者他不夠普通,但是卻依然足夠自信。
當然,這種自信更多的底氣是來源於他手下士兵們和將領們,先不論他這個主帥的本事如何,單論這些士兵的紀律性服從性以及忠誠度,他認天下第二,就沒有人敢認第一的。
別說這一仗他是有備無患,以逸待勞,就算真的處於逆勢,他也相信自己能夠逆勢翻盤,最終成功反殺。
左右都是勝利屬於己方,只不過遊戲難度會提高一些罷了。
……
于成龍帶著大軍離了衡陽城,派出一支先頭部隊三千人乘坐快船先行,任務是增援祁陽縣。甚至這三千人當中還有一千名于成龍自己的標兵,其中還有五百名火銃兵。
自己則帶著主力和輜重行在後面。
祁陽縣是衡陽和永州城沿著湘江這條路中間的唯一一座城池,而且從距離上來看,明顯離永州城更近。于成龍擔心沈墨先佔了祁陽,他那此次出兵面臨的局勢就更加不利了。
只要祁陽城握在手中,就有了攻打永州城的橋頭堡,後續的援軍以及糧草輜重等物都能源源不斷的送了上來。
一旦祁陽有失,那對於成龍來說絕對是一個壞訊息。
若是個稍微知兵的人,肯定都會意識到祁陽縣的重要性。
沈墨這種一看都是很有腦子的反賊肯定不會對祁陽視而不見的。
于成龍只能祈禱沈墨手中兵力不足,又是剛剛佔領了永州,並沒有多餘的兵力再去攻打祁陽。
沈墨當然不會對祁陽的重要性視而不見,不過他也的確暫時沒有攻佔祁陽的打算,因為兵力的確不足。
留下的一千守備軍還要幫忙守永州,其他的都要回去協助各自鄉里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