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字幅 瓷器價錢提高十倍(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在一場疫情,李世民窮得沒辦法了,只好賣那些東西救窮。
這就對了!
只要李世民賣,那他們五姓七望就能把那東西弄到手。
這天下,除了李世民,還有誰敢和他們五姓七望爭東西?
誰能把五姓七望相中的東西爭走?
李浩然拱手對李世民說:
“陛下為救助大唐百姓如此不惜代價,臣非常感動,剛才臣愚鈍,沒有認識到此次疫病的嚴重,又因為五姓七望經濟也很是拮据,所以臣剛才只說捐一百貫錢,臣向陛下請罪。
現在臣肯請陛下允許五姓七望每一家捐款一千貫錢。
並且五姓七望願意出資,把陛下賞賜天下百姓的趙王的那些字幅、瓷器、鏡子、望遠鏡全都買下來,以助力抗擊疫病,救助大唐百姓 。”
滿朝文武大臣聽李浩然這樣說,全都很是不齒:
皇帝李世民號召捐款,李浩然先是承諾他們五姓七望每一家只捐一百貫錢,現在看李世民把他從李元景那弄的字幅、瓷器等東西,全都拿出來救助天下百姓,他才把捐款的數量改為一千貫錢。
區區一千貫錢,對五姓七望來說,連九牛一毛都不算,更談不上什麼傷筋動骨。
並且所有人都看出來,李浩然之所以把捐一百貫錢改成一千貫,主要原因也不是怎樣擔憂、體恤天下百姓,幫李世民和分憂解愁,而是他們看上了李世民手裡中的那些字幅、瓷器。
要知道,此時李世民的手中,有四五百件李元景燒製的瓷器,和一二百幅字幅,這些東西,即使按照李元景出售的價格,也價值將近十萬貫錢。
如果五姓七望出十萬貫錢購買李世民的這些東西,可卻只拿一百貫錢捐款,實在說不過去。
李世民聽李浩然說他們五姓七望願意捐款一千貫錢,雖然一千貫錢依然不算多,但對特別吝嗇、一毛不拔的五姓七望來說,這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
關於李浩然說願意買自己手裡的這些字幅、瓷器,李世民可不打算像李元景那樣好說話。
李元景之所以把他的字幅、瓷器賣得這麼便宜,是因為李元景知道,等他將來大規模燒製出瓷器、玻璃的時候,這些東西的價錢將會百倍、千倍、萬倍往下降,那時候五姓七望就會覺得是李元景騙了他們。
而李元景在自己和大唐朝廷、李世民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暫時還不能和五姓七望太不翻臉,為自己樹立一個強敵,讓五姓七望鐵了心除掉自己。
並且李元景把他的字幅、瓷器主要賣給五姓七望,逮住五姓七望一家薅羊毛,主要是因為大唐只有五姓七望囤積著他們吃不完、用不盡的糧食。
因此,從他們手中換出來一定量的糧食,他們剩下的,還足夠吃。
像五姓七望這樣的家族,他們一定會計劃好,絕不會把糧食全都賣了,而等到發生饑荒的時候,他們沒有糧食吃而被餓死。
而如果從別的貴族、商人那裡換糧食,那些人自己囤積的糧食也不是很多,如果從他們那裡換走太多,導致他們也沒有吃的了,將來朝廷還要拿糧食救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