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李世民賣字幅救窮(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李世武已經去安排人前往蔡州,詢問李元景,關於蔡州的防控情況、他能不能回來京城,以及派人去趙王府宣詔劉神威前來太極殿,李世民就讓王有德去找李世武,讓他再派人前往蔡州,直接宣詔李元景立刻回京。
王有德走後,李世民坐在他的皇帝龍座上發愁:
該往哪裡籌集防控疫情的資金!
他左思右想沒有辦法:
賦稅是不能增加的!
今年大唐遭受了旱災、蝗災,農民收成即使不是顆粒無收,也減產嚴重,即使這個冬天和明年春天,不發生李元景所說的水災、霜災、雪災、寒災,那饑荒也百分之百會發生。
所以不但不能增加賦稅,還要減免,甚至要拿出大量的糧食、金錢救濟百姓。
李世民還有一個能籌集到錢的地方,就是食鹽:
原本以前的食鹽,精品鹽三十文錢一兩,一等二十文,二等十文,三等五文、末等一文,但李元景發明了曬鹽法之後,把鹽價降為精品鹽十文錢、一等五文、二等一文。
如果想籌集錢,只需要把鹽價重新漲回去,很快就能籌集到幾十上百萬貫錢。
只是自己已經宣佈把鹽價降下來了,那無論如何也不能再提上去。
並且李元景發明出曬鹽發之後,他根本就不讓再生產二等和末等鹽,這樣,如果自己再把鹽價提上去,那最便宜的就是二等鹽,十文錢一兩,那就將會有許多貧苦農民根本吃不起。
李世民左思右想,最後終於不得不拿出一個辦法,就是把他從李元景那裡要過來的詩詞、曲譜、瓷器、鏡子、望遠鏡等東西賣掉,籌集資金。
而李世民想到賣這些東西,他的心中就一陣發疼:
這些東西都是好東西!
李世民無比喜愛。
當初李世民從李元景的皇家酒樓中拿過來了三十多幅詩詞,再加上他從李元景、趙王府和李浩然七人爭強鬥氣爭過來的,他現在手中有一百多副字幅,現在他的手中還有四五百個瓷器,再加上兩面鏡子、一個望遠鏡,如果全都賣掉的話,也能換回不少錢。
只是李世民實在不捨得把這些東西賣掉,但透過今天,他急需要錢,卻無處籌集,不得不把他無比心愛的從李元景那裡弄到的這些東西賣掉籌錢,他一下子想通了,這麼好的東西,當初李元景為什麼捨得賣掉!
李元景賣這些東西的時候,雖然李世民知道他是為了籌集資金,為大唐百姓換糧食、把他的生意運轉下去,但李世民內心深處也有點不相信李元景所說的,這個秋天和冬天將會有水災、霜災、雪災、寒災,明年春天大唐將會發生嚴重的饑荒。
時間還沒有到,李元景怎麼這麼肯定秋天和冬天會有這些災害?
李元景又不是神仙,可以未卜先知?
他看李元景這麼拼命掙錢,還以為李元景是為了在自己面前表現他自己,獲得自己的好感和寵信。
但今天,當河南道,尤其是京城發生了疫情,急需大量資金抗擊疫情的時候,李世民忽然體會到了李元景如此急切、不顧一切地掙錢換糧食的原因和心情:
如果大唐真的像李元景所說的那樣,冬天和明年春天將有如此多、如此大的災荒,那到時候朝廷、自己還真的都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