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結局與後記(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笑得眼淚都流出來,阿史那博恆擦擦眼角,繼續說道:“我揮槊大喝,他們就呆住了。再有德淳兄與飛猿兄弟大放煙火,哈哈哈。那些蠻族立即跪倒在地,視我們如神靈一般對待。”
他說到這裡,嵬飛猿接過話來說道:“那些蠻族紛紛獻出皮毛,我們只說遠征不便攜帶。他們倒還熱誠,又贈送我們馬匹,馱著這些皮毛回來。”
二人說得活靈活現,眾人聽了,眼前似乎浮現出那時的情景來:頭髮蓬亂的那些蠻族,先是愕然地發現了大唐遠征軍。再就想要糾集起人眾來去偷襲、搶掠這支遠征軍。
可想而知,這些蠻族的打算落了空,只有俯首帖耳地順從遠征軍的意志。
眾人說笑多時,好容易止住了喧譁。
“嗯,這是諸位英武所致。”宋通稱讚後,再詢問道,“你們去到那裡,與他們講說得如何?”
鄭德淳搖搖頭說道:“那些蠻族,別說來長安參與科考。他們自己,還是會唱一些蠻荒的歌曲,並沒有什麼學校,更不用提什麼真正的師者。多是一些巫師,就算做了師者的身份。”
點點頭,宋通看著篝火沒有回話。
阿史那博恆見他臉色不悅,連忙說道:“將軍,我們雖然不能久住在那裡教他們唸詩識字,倒也帶回了他們幾個酋長和一些幼童。這些人前去長安,學習後回去也可以傳教的。”
聽到這話,宋通連連稱是:“如此就好!否則,”
阿史那博恆端著酒碗的手臂,停在了半空:否則,將軍一生氣就要阿史那立即回去教他們識字去嗎?”
宋通聽了,忍不住大笑起來。拍著阿史那博恆的肩膀,他也舉起酒碗。
二人喝盡了碗中酒,宋通再笑著說道:“阿史那會幾個漢字,敢說要去教別人?”
大笑之後,阿史那博恆不以為然地說道:“足夠了,或許先給他們做個啟蒙。”
眾人聽了都是大笑。
阿史那博恆喝了一大口酒,再一邊咬著肉食,一邊問道:“只要先不回去寒地就好,還是這邊吃用最好。”
“嗯,寒地先不必回去。”宋通笑著說道,“那些酋長和幼童也被帶來,我們就一起回長安。”
“回長安?”阿史那博恆並不在意去哪裡,鄭德淳卻覺得有些詫異,“我們這麼多兵馬,能夠直接進入內境嗎?”
“當然不能。”宋通微笑著看看眾人,再看著篝火說道,“朝廷敕令,命我等帶火器營回去。”
這話說出,眾人都沉默下來。
很明顯,這是朝廷想要把火器營這樣兇悍的部伍,直接收歸在禁軍之中。
可眾人相處很好,肯定不想就此分別的。
嵬飛猿沉悶片刻,大聲說道:“我們必要還在一起。”
眾人立即紛紛附和,只說不願意分開。
“怎麼可能分開?”宋通哈哈大笑後說道,“火器營兵將不多,但足可以對大唐進行合適的改良。”
眾人聽了,各自面面相覷。
“諸位不必狐疑,宋某並非是反叛。既然蠻族都能得到教化,大唐作為萬國核心,當然要起到表率作用。”宋通淡淡地說道。
眾人放下了心,重新現出笑容。
阿史那博恒大聲問道:“將軍,我們現在如何做?”
宋通隨後說道:“快請那些酋長和那些聰慧的幼童來,我們一起歡飲!”
歡談聚飲之中,眾人在陰山大營休整盤桓了十來天,就開始準備返回長安。
找來百十頭犍牛,宋通指導著匠人們,製造了一輛巨大的牛車。再於車架上搭好了高大、寬敞的氈帳,他站在車旁,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傑作。
幾十名車伕驅動這輛牛車,犍牛一起低頭奮力。十幾對木質車輪立即開始滾動起來,車上的氈帳微微晃動。
“好雄闊!”阿史那博恆等人看著,不禁連聲大讚道。
鄭德淳笑著說道:“這麼大的牛車,能夠走得了驛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