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棚。”宋通回看著崔希逸,字句清晰地說道。

“什麼?”崔希逸一時沒有聽清,再次追問。

“暖棚。”宋通說完,再進一步解釋道,“即如長安的貴人們,想要儘早見到梅花、牡丹、芍藥等花卉,用厚布進行遮擋以避風寒,或者乾脆挪入溫暖的室內那樣。”

隨後,他再補充著說道:“對了,有蜀地的官員,將一株珍異的橘樹送去皇城的禁苑內種植。因為南北兩地氣溫差異很大,也是採用這些方式,才使得那株橘樹成活,並結出甘美的果實來的。”

宋通前面的話,崔希逸雖然聽得模糊,但也是可以懂得了。尤其是宋通再提及那株橘樹的事,他更是清晰聽聞的。

即便如此,崔希逸還是表示很難認同:“花卉,因為人們很是喜愛,更還價格高昂,而且數量也不會很多。自然就會有有心人,對此進行精心呵護、侍弄。但是莊稼種植,卻需要大面積來耕種,如何能夠實現呢?”

宋通心中暗笑:莊稼若要實現跨季節生長,新時代也還沒有解決的。崔希逸倒是為新時代的農業科學家們,出了個腦洞很大的難題。

見宋通自顧微笑,崔希逸也是笑了:“宋六郎所言,大概也是希望之語罷了。”

宋通臉上笑容消失,顯得很是嚴肅:“大使,請調給我一些廢舊氈墊、衣物、織毯等物,再請織造署的工匠,將其織連在一起。再找來種植蔬菜的好手,我等涼州城外,找一塊幾十畝的菜地。”

“冬天大面積種菜?”崔希逸驚訝地問道。

宋通看著崔希逸瞪大的眼睛,心中暗笑道:這在新時代,是很平常的事,有什麼奇怪的?哪怕是過一二百年,東北部的契丹人,都能用暖棚種西瓜了。呵呵,我就提前讓人們得此口福了!

“嗯嗯,您就瞧好吧!”宋通自信地說道。

崔希逸又是發笑:“‘瞧好’是什麼?哦,是說肯定可以成功的了?”

“嗯,正是。”宋通回道。

兩人說笑著,再安排了節度使府內的侍衛們過元旦的聚餐、賞賜發放,以及天雷場那邊的物資供給的事。

隨後,宋通就起身施禮道辭,走去忙碌。

崔希逸坐在椅中,想起宋通說的這些事,仍是不住地發笑。

“父親還在笑話宋六郎麼?”崔靜怡見堂上並無他人,又悄步走來詢問。

崔希逸點點頭,臉上帶著笑意說道:“宋六郎真的好本領,像是無所不知、無所不通一樣,了不起的宋通!”

本來偷聽了宋通與崔希逸的幾段對話,崔靜怡對宋通所說,也是滿腹疑慮。但見父親如此開心,她也就疑惑消除。

見女兒有些發呆,崔希逸心知她是惦念宋通所致。正要讓她先回去後宅,崔希逸又被她央求著說,想要實地去看看宋通如何做那個什麼暖棚。

崔希逸被她央求不過,只好說道:“即便要去看,他也說要過了元旦。這幾日,除了要安排侍衛們的飯食、賞賜,更還要做那個,那個暖棚的準備事宜。”

崔靜怡聽是這樣,只好暫時作罷。

看著女兒轉回後宅,崔希逸埋怨她過於大膽之餘,對於她和宋通可能的結合,再又生出一份期待。

隨著眾人帶著期待、喜悅心情的忙碌,開元二十五年的元旦,到來了。

涼州城內的街道中,傳來一陣喧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