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冬閒(第1/2頁)
章節報錯
“嗯。”聽著崔希逸的話,宋通也笑了,“本來也沒有特意稱呼它什麼。大使既然這樣說,宋某倒覺得很是貼切。”
兩人說笑幾句後,崔希逸再低聲詢問天雷場內,武械製造的事。
宋通一一作了回覆,只說是若要起到震懾作用,已然是足夠。
崔希逸聽罷,心中欣慰、喜悅之餘,再又雙手合十,暗禱諸事順利的同時,減少更多殺傷。
隨後,他再問起了曹世宇、段晏二人受責的事。
宋通也就回答,說是回到涼州,先去城傍軍中,與回紇首領伏地南做了交流。
到了那裡,他正好遇到伏地南命人鞭打幾個兵士。
詢問之後,宋通也就知道,這幾名兵士,與身在節度使府的廄丞段晏、侍衛曹世宇,合謀盜賣馬料並一起分贓。
宋通與伏地南再敘談了近來各處的軍務,就趕回了涼州。出於嚴懲與教訓的考慮,他公開處置了段晏、曹世宇二人,並藉此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崔希逸得知二人因為生活清苦而耐不住,就聯手起來偷賣馬料,心中很是憤怒。但他再聽宋通說到,眾位同袍為救護二人而捐資出來,使二人受刑減少許多,心裡又不免生出憐憫。
“冬日裡既無戰事,又無農耕。這些心中本就鬼祟的人,更加就會耐不住清閒,胡作非為。”崔希逸嘆口氣後,再恨恨地說道。
宋通對崔希逸的慨嘆,當然是清楚的。
邊地戍守的各族兵士,除了正常的番值、訓練或者參戰以外,在農忙時要邊戍守邊耕作。這樣既可以使得所在部伍的食糧儘可能自足,又還可以將多餘的糧食,進貢給關中。
大唐帝國集中財富於長安、洛陽一帶,除了要穩定諸般物價,以及滿足權貴們維持奢侈生活,也有提防天災或者偶爾發生的地方叛亂,進而可能影響帝國儲備的需要。
當然,儘可能削弱地方財政,以免使得當地的官員做大;不斷增強以長安為核心的,帝國中樞的強權。
這樣“強幹弱枝”的策略,是歷代帝王都是勤懇精心、樂此不疲地,持續要做的事情。
原因、目的雖然很多,但是戍守的兵士,藉著參與勞作,不過多需要朝廷的供給,的確也減少了許多運輸費用、朝廷的財務壓力。另外,對於大唐帝國總體的物價穩定,也就做出了極大貢獻。
可是一年分四季,四季所作的事情各不相同。無論各樣人等,再是著急多掙來糧米錢財,也需要遵從時節的安排。
宋通看向崔希逸說道:“朝廷,以及各階層的人們,再急迫地想要創造出更多財富,也必須聽從老天爺的安排。”
“是啊,”崔希逸點頭說道,“冬閒,就是一個因為天寒地凍,不能農耕而令人既可以休閒一時,又多有無奈的狀況。”
雖然這個冬閒,將會再持續上千年。但是宋通知道,即便是天寒地凍,也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物質財富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