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是山道還是河谷(第1/2頁)
章節報錯
崔希逸見到宋通這個狀態,也就暫時忍下焦慮的心情,繼續聽著眾將的表達。
宋通既然知道現在的情形緊急,當然不敢輕視,更不敢輕易做出決議。
戰勝乞力徐率兵來襲,他肯定因為天雷場有精良的武械和士兵,而胸有成竹。
可是,他考慮的不是簡單地擊退對方,而是要取得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甚至就此改變歷史程序。
那麼,就要透過這次的戰鬥,實現對來襲蕃方的壓倒性勝利,儘可能多地殲滅乞力徐的部伍。
宋通最為期待地就是:“擒賊擒王”,擒獲或者殺死乞力徐,從而震撼、瓦解蕃方的鬥志。
天雷場的武械、兵將再兇悍,也沒有可以充足地,分散到兩線作戰的數量。
所以,宋通面臨著與崔希逸,以及在場的所有人一樣的難題:A或B,甲還是乙。是大斗拔谷的山道,還是張掖川的河谷。
新時代的考試,語數英都有選擇題。有的同學感到難以解答的時候,就以拋硬幣的方式,決定自己的筆尖,在哪個選擇處落筆。
想到這裡,宋通不禁啞然失笑。
崔希逸見他如此,猜知他有了確定的主意,才敢於在這樣嚴肅的環境裡,能夠做出這樣坦然的狀態。
“宋軍使,”崔希逸神色淡然地看著他問道:“兩邊道路,大斗拔谷為艱險,卻不易列下重兵;張掖川還算通達,卻也利於蕃人馳騁。以你來看,蕃人會從哪條道進來唐地?”
宋通施禮過後,徑自走去沙盤邊。眾人見他神色安然、鎮定,也就都圍攏過來。
大堂內,隨著眾人的走動,響起了一陣刀鞘碰擊的聲音。
崔希逸看著這些雄闊的將軍們,心裡頓覺寬慰:大唐有這樣多勇士,何愁不能安定番邦!
也跟著走到沙盤邊,他只見宋通已經拿起一根小竹竿。
指了指這兩條道路,宋通隨後說道:“我把大斗拔谷增兵的訊息,與蕃人俘虜們有意提及過。他們回去,必然報知乞力徐;張掖川雖然距離涼州很近,但蕃人也知道涼州一帶設有重兵。因此,”
一旁的哥舒翰立刻插話說道:“蕃人必會沿著大斗拔谷進來,進擊甘州附近的焉支山牧馬監,以搶掠更多的牲畜!”
宋通點點頭,環視一下眾人,再接著說道:“蕃人連續吃了敗仗,即便是糾合了重兵,也仍然會心虛。焉支山那邊,蕃人的俘虜們又被看押在那裡多時,對那邊的山川道路頗為熟悉。”
他繼續解釋著自己的判斷理由,眾人聽得不住點頭。
哥舒翰長呼口氣後,氣憤地說道:“他們不敢和我們正面拼殺,就只好去焉支山搶奪牲畜、糧秣!”
他這怒喝說出口,大堂內的諸位官將,立即跟著發出連聲怒吼。
崔希逸見人情洶洶,知道諸將鬥志激昂。滿意地看著諸將,他隨即確認下來:以大斗拔谷為主要防禦地點,命哥舒翰親自帶領重兵,集合大量矢石,于山谷內設定連續地營砦,以阻擋蕃人的來襲。
吩咐已畢,他再命宋通協助哥舒翰,前去大斗拔谷去佈防。
安排已畢,崔希逸再帶著冷厲的神色,嚴命一切舉動務必保持機密狀態,若有絲毫走漏,直接斬首!
眾將聽了各自心中凜然,都知道此次可能的大戰,對於崔希逸,對於河西走廊的軍防,是極為重要的。
齊聲呼“喏”之後,眾人除了嚴謹遵命以外,更因為終於得到戰事安排的確認,心情先是放鬆下來。隨後,眾位文武官將就去到署衙,或者轉去軍防區,去各自忙碌武械、糧秣、戰馬、兵將等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