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蕃人的疫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新時代穿越過來,宋通用新知識來看大唐,肯定就比王維等人,對於唐蕃雙方的多層面實力對比,瞭解得更多一些。
這樣想著,宋通就繼續說道:“除了王拾遺所言,另有地形地勢的原因。唐人進去高地,就會覺得行動滯緩、呼吸費力;而蕃人突襲唐地,多是騎馬。他們驟然間從高地下到平原,也會,”
如果向在場的崔希逸和王維,解釋什麼“高濃度氧氣,對於人體同樣有害”,因為他們並不懂得這些基本常識,肯定只有越說越糊塗。
宋通只好換個詞彙:“蕃人也會因不適應平原的氣候而發生胸悶、咳嗽,甚至發熱的症狀。”
崔希逸和王維聽了,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王維連連催促著說:“所以呢?”
“蕃人要是因為在平原不適應,而發生這樣的所謂‘疫情’,肯定會更加恐慌。”宋通帶著誇大其詞的心理,繼續說道,“恐怕不發生叛亂的機率,是極低的才對。”
王維聽了,立刻感到坐立不安。猶豫一下,他再試探著問道:“現在蕃人俘虜都在什麼地方?有沒有發現這些症狀?”
宋通故作為難狀,慨嘆連連。王維見他這樣,更覺得心中著急,一再催問。
宋通停頓一下,再接著說道:“已有這類症狀的病人出現。”
王維立刻驚駭,“哦”了一聲後,嘴巴一時不能合攏。
宋通隨後再說道:“目前還好,我命人找了些草藥,給他們服下後,暫時可以抑制住病情。但時間久了,恐怕還是控制不住。”
王維聽了先是放心,再聽到宋通後面的話,又覺得心臟被一根無形的線索,提到了嗓子眼。
他連忙再次問道:“那麼,以宋軍使來看,到底應該怎麼解決呢?”
宋通正要他這樣問,但卻並不著急回答。
故作思索許久,他才下定了極大決心一般說道:“放蕃人回去,才是上策!”
王維原以為宋通另有他法,比如改良藥物,控制住蕃人可能的傳染病爆發。
但聽得宋通還是這樣建議,他又是哀嘆連聲,然後說道:“大使,包括軍使也說這樣輕易放蕃人回去不妥,更何況遠在近兩千裡之外的那些,”
說著,他似乎覺得不妥,又改口說道:“王某官職低微,肯定是不好說什麼。但宰執們為國費心甚重,必不會答應如此。”
崔希逸聽了半天,覺得宋通雖然說得很有道理,但就這樣放蕃人回去,肯定不會被朝廷認可的。
可是崔希逸知道自己的愛婿頗為精明,也就猜想他另有辦法想出。
於是,崔希逸也催促道:“宋六,王拾遺也是為國事憂心,你儘管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