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斡朵利應諾後,立刻衝著遠處的兵士鋪房呼哨一聲。青驄獸和另外一匹馬,隨即就嘶鳴不已。

那邊的兵士也是明白,並不牽馬過來,只是鬆開了馬韁繩。

青驄獸擺動了一下頭,就和那匹戰馬,揚開四蹄跑了過來。待馬匹跑到近前,可斡朵利也不蹬踩馬鐙,只是手扶一下馬身,就縱身躍上了馬背。

宋通立刻發出一聲稱讚:“一兩年後,可斡朵利必是勇猛的戰士!”

可斡朵利只是笑笑,就再對阿史那博恆施禮後,對宋通說先行回去。

看著這個少年打馬先行離去,宋通也上了馬,再問阿史那博恆道:“是什麼事?”

阿史那博恆搖搖頭後說道:“大使只說令你回去敘談,並未說具體事務。”

想了想,宋通低喝一聲,催動青驄獸賓士起來。

二人回到軍府內,交付了馬匹。阿史那博恆自去侍衛處巡查,宋通快步走向軍府大堂。

堂上已有幾位官將,在與崔希逸說著公務。見到宋通趕來,幾人相互見禮後,再主動說了起來。

最近,朝廷對於與吐蕃是戰是和,還沒有最終結論。但是趙惠琮,已經被革職拘禁起來了。

宋通心中不禁擔心孫誨的事,崔希逸嘆口氣後,說道:“孫四在我等的解釋之下,又已經受到重責。只要他不再亂為,也就暫時無事了。”

放下孫誨的事,宋通再問吐蕃近來的動靜。一旁的官將,也就紛紛陳說著。

吐蕃那邊,因為與唐方的各層級使者不斷,對於是戰是和,似乎也很是猶豫。

但事實又可以證明,蕃方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因為唐蕃邊境的首腦,還是渴望報復、報仇、奪回蕃人俘虜的吐蕃大相乞力徐。

而且,有密報回來,說是蕃方一直在暗中徵調農人、牧民,以及奴隸。這些人,或者以牧人的身份,或者以送糧秣為名,陸續地進入到吐蕃前線的軍營中。到達之後,這些人也就再未離開,肯定是留在營內做了兵士。

而且,還有跡象表明,蕃方正在大量調集、製造軍用器械,比如投石機、攻城用的鵝車、雲梯等。

待眾人說完,崔希逸隨後說道:“前線的唐蕃雙方,暗地裡都是劍拔弩張。但為了避免大面積開戰,或者是使得本方能夠做好儘可能齊全的準備,都還是在進行著一切和議的努力。”

眾人聽了,再七嘴八舌地爭論起來。

武將自然是要透過戰爭來體現個人價值,因此就叫嚷著,說是應該接連向朝廷發牒請戰。繼續予以蕃方痛擊,令他們知道不能隨意惹惱大唐;

文官們出於節省財力、民力的想法,都勸說要儘可能以和議代替戰爭,不要使得生靈塗炭。

崔希逸因為早已與宋通定好了後續事宜,而心中頗為有底氣。

面對眾人的爭執不休,崔希逸微笑著看向宋通:“宋六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