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的傍暮,終於到了行“親迎”禮的日期。

宋通在伴童的幫助下,繫好頭巾後,再戴上三梁烏冠。伴童又取來紅色錦袍,幫他穿在白色內衫外。

隨手將腰帶圍好,宋通將裝有雙方訂婚時,崔靜怡贈送的巾帕,放入腰帶上的錦囊內。看看腳上的黑色皮靴也是纖塵不染,他在友人的陪伴下,邁步走出屋子。

走到院中,宋通面對東南的故鄉方向靜立片刻,就拜倒在鋪好的一塊氈墊上。

他口中叨唸道:“宋六通今日迎娶崔氏三娘子靜怡為妻,不敢不敬告先祖得知!”

他禮拜數次後,旁邊輔助行禮的人,走近低聲勸道:“新郎誠心,天地盡知,日月可鑑。吉時已到,不可遷延,理應迎婦。”

隨即,宋通在眾人的陪伴下,走出院子。

院外,數輛黑漆車廂上纏繞著紅色絹帛的牛車,已在路邊等候。宋通邁步進入前面一輛牛車的車廂後,禮儀人員隨即吩咐起行。

坐在搖搖晃晃的車廂內,宋通既體驗著大唐婚禮的儀式,再想到夢想成真地迎娶崔靜怡,心情自然是激動萬分。

因為兩邊距離並不遠,沒過多久,男方的親迎人員及車輛,就已經到達了崔希逸的宅邸門外。

在眾多觀禮人群的注視下,宋通走下車來,對著崔家的迎親眷屬,躬身施禮說道:“煩請通告主人,宋某來迎娶新娘!”

一名負責禮儀的人員答道:“如此甚好,待我通報!”不多時,他走出來說道,“主人問六郎緣何此時到來?”

宋通心中暗笑:好繁瑣,好有趣的程式。

既然“入鄉隨俗”,他當然也不敢稍有違逆,只好再次施禮說道:“此時正是早已定好的吉日良辰,所以前來!請通告主人!”

這人聽罷回禮後,再進去稟報。一會兒,他又走出來說道:“主人聽報後很是羞慚,立即就要趕來。但主人又覺得衣裝不整,說等下整理完畢後,再親自出來迎接。”

宋通連忙再行禮說道:“千萬不可!請去通告主人,只說宋某自行進入即可!”這人回了禮,又進去通報。

阿史那博恆看著來往對答不斷的情形,低聲笑道:“真是如此繁冗的。”

旁邊靜看的孫誨,低聲答道:“嗯,禮儀如此。”

“士婚禮!”段晏帶著羨慕的語氣,再悄聲補充答道。

阿史那博恆再低聲問道:“需要這樣繁瑣麼?”

“噓,不要亂說!非士人之家,也不允許這樣的。”段晏帶著羨慕的語氣告誡道。

阿史那博恆也就不敢再問,耐心站在一旁觀看著。

那名通報的人,再走出來施禮道:“主人萬分愧慚,但既然是新郎非要如此,只得聽從。請隨我進去宅內!”

宋通回禮罷,接過身邊伴從遞來的彩絹與大雁。抱在懷裡,他跟著那人走進宅院中,男方友人跟隨在後。

為烘托婚禮氣氛,後宅的院門,院內的樹木,都已纏裹了彩色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