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阿史那博恆的問話,宋通也覺得頗多無奈——還別說身在大唐,就是新時代婚禮的各個環節,也仍是繁瑣。

比如從兩人相識(尤其是相物件),一直到彩禮的討價還價,到確定婚禮日期,隨後就是新人的化妝,婚車迎接,舉辦西式、中式的不同婚禮儀式,大辦酒席,再就是鬧洞房等等。

想到這些,宋通也只能賦以“幸福的煩惱”這樣的詞彙。

在場的人,大多並未婚娶過。但對於婚禮的儀式流程,卻多有了解。

天色已暗,眾人肯定不好在前院的婚房笑鬧,就聚在後院的屋內,點上燈盞後,一邊吃喝,一邊七嘴八舌地說笑著。

忽然有人在院外大喊一聲:“宋六的酒,不知道夠也不夠?!”

宋通聽罷,立刻起身。從屋內找到一盞燈籠,他拎起來快步走去相迎。

哥舒翰在幾名侍衛的跟從下,已經站在前院院門外等候。見到宋通出迎,哥舒翰率先施禮。

兩人相互見禮已畢,哥舒翰說是特意前來觀禮,隨後就轉回大斗拔谷中去。連聲道謝之後,宋通的拉著他的手臂,一起走去後院。

聽宋通這樣說,哥舒翰也是道謝連聲:“非宋六舉薦,哥舒某也不能這樣快地當上大斗軍副使!”

兩人說笑著走進後院,阿史那博恆等人大多與哥舒翰相識,也並不認生。眾人也就都不見外,繼續說笑吃喝著。

過了一會兒,宋通坐在一邊黯然不語。哥舒翰不禁問道:“宋六有什麼心事嗎?”

宋通慨嘆一聲後說道:“仲朗傑不僅勇武,更還生性良善。我們相識後,並不覺得在種屬、信仰等方面的不同,給我們的相處,帶來什麼不便、不利。”

說著,他端起酒碗喝了一口後,繼續說道:“以這樣說來,只要諸族相互謙讓,彼此認同,就會如同現在的我們一樣,都是親睦和樂的。”

阿史那博恆等人聽了,連忙拱手稱是。哥舒翰卻很是不悅:“我早已是大唐人,當然會與宋六兄弟親睦的。”

聽著他帶有調侃的話,眾人笑過之後,一起舉起各自的酒碗飲盡。

隨後,哥舒翰也就敘說著,蕃兵們到了焉支山牧馬監之後,在仲朗傑等蕃人領袖的勸慰下,倒還算是安分。

“但勞作時的安分,並不意味他們不時刻思念故鄉。”哥舒翰說著,也是慨嘆一聲,“晚間,他們多有歌唱,並無舞蹈。歌聲中,也多是哀怨聲調。對此,某也並未令兵士們過多幹涉。”

宋通點點頭,再問道:“仲朗傑等人的飲食、居止如何?”

哥舒翰喝了一大口酒,再回應道:“我也按照你的指令,對仲朗傑等人進行了特別關照。他們每日可以吃到肉食,分得一些酒漿。但是,”

說著,哥舒翰也是點頭稱讚:“仲朗傑等人,將這些特別食物,都分給了普通蕃兵。”

“嗯,仲朗兄的確是豪傑模樣。”宋通慨嘆著稱讚道。

過了一會兒,哥舒翰為活躍氣氛,就轉頭問阿史那博恆:“剛才喊你們好幾聲才聽到,肯定是在說笑了。在說什麼?”

重新提到婚禮的話題,阿史那博恆又笑了起來:“我只說漢人的婚儀太繁瑣。”

眾人又是說笑,哥舒翰卻板著臉說道:“理應如此!非如此,怎麼顯現宋六對三娘子的痴情呢?!”

明明是戲謔,哥舒翰卻說得極為認真。阿史那博恆等人見狀,更是大笑不已:“好!到時一定好好看看宋六,是如何謙恭地親迎的!”

親迎既然已經定好,時日又是臨近,眾人也就不必多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