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不禁笑道:“可。”

孫誨聽罷,臉上現出喜悅。他連聲道謝後,再繼續說道:“孫某先自祝福你與三娘子白頭偕老!待觀禮後,某即可去往東郊。”

宋通道謝後,點點頭,就帶著阿史那博恆等人走出了監舍。

宋通等人穿過馬廄,段晏遠遠地就笑著施禮說道:“段三恭賀宋六郎雙喜臨門!”

宋通道謝後,回應道:“段三兄,某先趕去租住的小院整理一番,就不多說話了!”

段晏隨即再說道:“可斡朵利已然先去打掃了!”

宋通等人也就說笑著,從馬廄側門走出軍府,再去到不遠處租住的小院。

裡坊的街道邊,一株胡梧桐的樹下,一座二進小院的院門、院牆,都已被阿史那博恆僱來的工匠,粉刷一新。

從小門樓下推門進去,繞過影壁牆邊的一叢翠竹,宋通就見到可斡朵利帶著兩名兵士,正在清掃著院落。

前後院子裡,種植著榆樹、槐樹、胡楊、梧桐等諸多樹木。樹木既多,落葉、枯枝也就多。

宋通見到他們忙碌,趕緊搶過一把掃把,清理著院內的落葉。阿史那博恆等人,或者在前院幫著整理地上鋪著的磚石,或者去到後院幫著除草、劈柴。

唐代規定每三口之家授給家園宅地一畝,大致相當於現在的522平方米。但又有發令規定:長安、洛陽、揚州等大城市的居民,不受“三口一畝”的限制。

可想而知,豪門巨賈必會多加佔地,而百姓們的居址,也就狹窄侷促。

若按遺存下來的資料,唐代尋常人家的住宅面積,大約幾十到150平方米之間。

堂屋的面積大些,也不足30平方米;住屋的面積,多為十幾平方米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或許偏重飲食料理,廚房的面積也是有十幾平方米,甚至比住屋的面積還要大些。

另有資料可證的是,唐代的房屋買賣也很活躍。可想而知的是,買賣頻繁,勢必會推高家宅價格。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是一句無奈的哀嘆。

此時的涼州,相對唐初已經是安定多時,又已成為了諸族聚集、糧米豐收不斷的寶地。

因此,涼州家宅的價格,即便比不上長安、揚州、成都等地,也是國境內屈指可數的高價了。而且,還需注意的是:大唐的家宅買賣,並非只是購買土地。另有地面建築如住屋、亭榭,包括宅院內的樹木等,都需要另外計價。

宋通現在的俸料不多,若要一口氣買下一所宅院,即便是小一些面積的,也是湊不齊所需絹帛——因為經濟活躍,緡錢需求量不能滿足。大唐以明確法令規定:禁止以緡錢購買家宅,只能換成絹帛交易。

買不起,但要租下這個小院,以宋通此時的俸料來看,那還是比較輕鬆的。

對此,宋通只有暗笑:房子是用來的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只要心中牢記這個,也就不會太在意——此時大唐超級城市,包括身處的涼州,大致與新時代彷彿。不要提什麼租售比,只管住得安穩就是了。

宋通正在清理前院,耳中聽到阿史那博恆在後院喊道:“宋六,這裡的安置,並不妥當!應該進行改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