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鐵杵(第1/2頁)
章節報錯
仲曲河附近,只有四處覓食的野犛牛,因為牛脾氣倔強,而顯得仍是不慌不忙。
它們啃食幾口河灘邊的青草,再抬起頭來,乜斜著銅鈴般的雙眼,打量著曠野中蓄勢待發,隨時準備決戰的唐蕃人馬。
蕃兵追擊到河對面,有幾名身披虎皮的蕃將,聚在一起遙望了唐兵的狀況,就湊近商議起來。
不久後,他們仰看了西邊的斜陽後,紛紛合掌祝禱。隨即,就有一名蕃將開始吆喝蕃兵斥候,先行探看水勢。
幾名斥候兵手中拿著長槍,騎著馬匹,小心翼翼地走入仲曲河中。
長槍的長度是固定的,他們就走一段路,將一支長槍插入水底的泥沙中,以作標記。
見唐兵遠遠地觀看,並未前來騷擾,這幾個斥候兵就驅馬踏上了對岸。
巡看了周邊沒有異常,斥候兵們再揮起手中的黑色旗幟,示意對岸的大隊蕃兵,可以沿著插入河底的長槍,依次渡河過來。
幾名蕃將隨即大聲喝令,一兩千名步、騎的蕃兵,開始蹚水渡河。
順利到達對岸,蕃將連忙指揮蕃兵列好陣勢。但他不久就發現,自己的緊張是多餘的。
遠處的唐兵,除了死傷的以外,就是騎在馬上的,也都是疲憊不堪,一副不想再戰的樣子。
蕃兵們再次站好隊:步隊在前,騎隊在後。
蕃將們再次聚首確定,要將這股唐兵一網打盡,以發洩他們殺死許多蕃兵、搶走許多俘獲之仇!
號令一下,負責助陣的蕃兵,立刻吹響了海螺號角。“嗚嗚”的聲音,隨即迴盪在曠野中。
“咚咚”的鼓聲,也攝人心魄地敲響。
蕃兵們齊聲大吼,步隊左手拿著長槍,右手拿著烏朵皮繩,率先向唐兵這邊走來。
唐兵這邊,也在梁和的指揮下列成橫陣。因為是小股部隊的行軍,隨軍並無大鼓,只有便於攜帶的腰鼓。
為鼓舞士氣,宋通還是喝令“擊鼓”!
阿史那博恆搶過一隻腰鼓,將鼓身的細麻繩挎在肩頭,就用雙手擊打起鼓面來。
腰鼓的聲響,相對大鼓肯定小了許多。但唐兵節奏一致地敲擊,也帶給眾人許多血勇。
眼看著囂張的蕃兵逐漸走近,阿史那博恆惱怒地敲擊之下,鼓面被擊破了。
他恨恨地將破損的腰鼓丟在地上,然後就雙手舉向天空祝禱:“天!蕃人違約在先,又不肯接受懲罰,更還追逼緊迫!阿史那甘願為天神所譴,對他們施以教訓!”
祝禱已畢,他拔起插在身旁草地上的馬槊,振臂高呼道:“蕃人反覆無常,需要教化!阿史那先入陣,同袍可從乎?”
唐兵附和高呼:“嗚——呼!”
一聲怒吼發出,阿史那博恆手持馬槊,雙腿一夾赤影的兩肋。赤影嘶吼不已,奔騰而出。
蕃兵們手裡揮動的烏朵也已鬆開,斜陽的光輝中,漫天的石雨向衝來的唐兵騎隊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