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最大的功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到這裡,他臉上仍帶著微笑,但卻已經有落寞的神情浮現:“崔某知道傔史好意,但,進身需要的功績,呵呵,崔某卻難以取來。”
宋通見他自己說破,就立刻說道:“極為容易!”
崔希逸扭頭看向宋通,雖然覺得他既是初次見面,又還很年輕,但見他神色鄭重,也就想聽一聽他的見解。
“令諸族百姓安樂,糧秣自然豐產。這是大使最大的功業!”宋通看著崔希逸,語氣平靜地說道,“另外,有效扼制南面吐蕃的勢力擴張,也是同時要做的。有了這兩點,大使何愁不能坐上宰相的位置,為天下黎庶做出更多貢獻呢?”
崔希逸聽了,不禁笑道:“我道如何,傔史所說,也盡是尋常人所知道的罷了。”
說著,他緩緩地說:“河西諸族百姓,已經盡心竭力,我不忍心對他們過於苛責;吐蕃,我與乞力徐刑白狗立下互不侵犯的盟約,也是不能主動出擊。因此,”
宋通聽著他語氣平緩,但多有無奈,就立刻接話說道:“因此,我們就要創造條件出來,實現這兩點!”
“哦?”崔希逸聽了,立刻來了興致。他也側身轉向宋通,繼續說道,“宋六說說看,應該如何做,可以如願?”
宋通聽他從“傔史”的官方稱呼,轉為“宋六”這樣親近的稱謂,知道他已經動心。
“首先,改良稻麥的種植方式、進而改良種子。這樣,畝產必然提高!”宋通侃侃說道,“其次,上書陛下,對於吐蕃進行多方扼制,而不主動進攻!”
“宋六懂得改良種子的方法麼?”崔希逸心中讚許宋通的觀點,但對他是否能夠實現這些目的,有些質疑。
“懂。”宋通挺直身子,自信地說道。
崔希逸臉上現出笑意,看著這個英武的年輕人,頻頻點頭。
稍後,他又疑惑地說:“扼制吐蕃,其實我現在做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了。你所說的扼制,是怎麼樣的?”
宋通聽他這樣問,就先拱拱手錶示得罪,再繼續說了下去。
吐蕃,是崛起於青藏高原的新興國度。其來源說頗為神秘,自稱是神猴與天女的後人。
有史可查的是,是居於今雲南、四川、甘肅等地古羌族人,在廣袤的青藏高原輾轉遷徙。再由名為悉拔野的部落,兼併融合了象雄、蘇毗等諸部族,逐漸進行了統一。
似乎與大唐有著某種天然的聯絡,吐蕃王朝的興起,也正是大唐創立之初。
兩方本來交好,又還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通婚。吐蕃對大唐自稱外甥,兩家已是甥舅之親。
可吐蕃卻認為己方處於高原,資訊相對閉塞,再有當然就是貴人們無盡的貪婪慾望。總之在諸多緣由之下,他們就總想外擴。
南出是天竺,那裡氣候炎熱,為吐蕃貴族不喜;西出,想要連線大食,卻因為大唐西域屬地的阻隔而不能。
不甘心的吐蕃貴族,就開始嘗試性進攻西域。兩方的爭端,就這樣開始了。從西域到河西走廊,再到隴右一帶,甚至蜀地、雲南等處,都成為了雙方軍事力量比拼的場所。
雙方或戰或和,誰也沒能站到便宜。目前,總體倒還是處於稍微平靜的時期。
崔希逸聽宋通說到這裡,不禁慨嘆著說道:“可是前不久,吐蕃進攻西域的大唐屬國小勃律,引起了陛下的憤怒。但想著兩方和平了一段時間,陛下暫未決定是否要進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