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軍禮(第2/2頁)
章節報錯
更何況,宋通在接到來河西的使命時,大腦中儲存著海量資訊的他,就已辨識出崔靜怡的影跡。
因此,他早就暗下了決心:必要娶到崔希逸的三女為妻。
都說對人的真誠,是裝不出來的。此時的宋通,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也絕不會對崔希逸有分毫的做作、虛偽。
他是真心尊崇崔希逸,更已把他提前當做了岳父看待。
大堂內,已經點燃了十幾盞油燈,將亮光照滿四周。
通明的燈光中,見到面貌清癯、眼神鎮定,身穿紫袍的崔希逸,宋通更是對自己的預先判斷和計劃,感到滿意:崔希逸具備不怒自威的大將風度,又不失文士的儒雅姿態,不愧是風流儒將!
面對神情淡定,但是很明顯對自己充滿了真誠敬仰的宋通,崔希逸看著他這樣的神色,心中對他的喜愛,逐漸升起。
與宋通問了幾句公務後,崔希逸再問了問宋通從軍的經歷。
宋通自然不能說是在新時代的小學校後院,一槍刺回大唐來的,也就將名籍上所寫的,從歸州應徵入伍後,被選入禁軍中來的情況。
一旁的孫誨見二人相談甚歡,心中醋意大發。他略微近前,低聲提示道:“大使,您是否再用些簡單飯食?”
他的意思,是提示崔希逸,略微接待宋通,只當給朝廷內的那些,每天吵來吵去的官貴們一些面子,也就罷了。
崔希逸當然聽懂了孫誨的話,也想著不必對初次見面的宋通太過熱情,就想要起身離去。
正要找個藉口,他卻見宋通眉頭緊鎖,神情顯得很是糾結。
崔希逸不禁問道:“宋傔史,是一路奔波太過勞累了麼?”
宋通連忙回道:“並非。宋某有幾句話,想要與大使單獨說。是朝廷的事……”
崔希逸一聽,只覺得是有什麼重要人物的重要口訊帶來,就對孫誨使個眼色。
聰敏非常的孫誨,連忙拱手:“大使,孫四先行告退。”
宋通補充說道:“孫副史,就請勞煩你帶我那幾位同袍去用飯,可否?”
剛來的新人,即便是官大一級,就立即欺負老人?孫誨心中固然不滿,但嘴上不敢遲疑:“喏!”
孫誨轉身悻悻地走出大堂,招手讓阿史那博恆等人,隨他前去用飯。
宋通見四周安靜,站起身來,對崔希逸深施一禮:“大使,河西軍務雖重,即便可控萬里邊疆,但卻比不過朝中宰執一言!”
崔希逸先是聽得納悶,隨即就陷入了沉思。
唐代武官,出得朝廷帶兵打仗後,軍權必須立即交回。平日裡,他們就如新時代提籠架鳥的閒人彷彿。
而且,位高權重,尤其是掌握軍權,在邊地不用兵,就會被朝中的官貴,甚至陛下質疑為乾耗糧秣,妄自尊大;若是用兵,就又是兩邊兵將,乃至各方百姓流離失所、血流成河。
宋通的話,當然在理。即便是再重要的軍職,即便立下再多的戰功,也是遠離陛下身邊。
再大的武官,當然也不上朝中在皇帝身邊,被皇帝看重的宰相的一句話。
這個道理,別說崔希逸,恐怕就是市井小兒,也是懂得的。
但才一見面,宋通為何就說出這樣的話來,崔希逸的心中,難免生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