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自己成為損友,更不能讓同袍為自己受責,宋通連忙大喊:“李參軍,我的事,不關阿史那!”

平日裡雖然相處很好,但此時的李屹,不敢當眾袒護宋通。他轉頭怒喝道:“你還用說麼?!妄動兵械,竟敢行兇!等下立即嚴訊,必予懲處!”

見場面混雜,心緒本就不佳的高力士,緊皺著眉頭。對安祿山厭惡,對宋通也就有些同情,他更知道在場的禁衛兵士,都是袒護宋通的。

多少也要賣個人情。他擺擺手,對李屹說道:“好了,你只管審訊這個宋六一人,不要牽連其他人。其實,宋六行兇,倒也目的簡單,無非是心有不服。不成想,他意外刺死了史都尉。”說完,他有意無意地瞥了在一旁,仍是驚魂未定的安祿山一眼。

隨後,他再對在場的官員們拱了拱手說道:“大家在宮中還有煩心事,我要儘快回去陪伴!”說著,他就要邁步離去。

高力士發了話,其他人心中安寧不說。一旁的安祿山,也是心神稍定。

高力士的話說得難聽,可安祿山也自知的確如此。看了宋通一眼,雖然終究不知這人為何要行刺他,但此時他確定已經安全。

與高力士、張九齡等人施禮道別,再對阿史那博恆、曹世宇等人略微拱手道謝後,他擔心再有意外發生而不敢耽擱,拔腿就走。

宋通眼見安祿山小跑著離去,心中著急:這樣下去,別說殺不了他,就是自己也會因失手傷人性命而遭到懲處。肯定是被痛打一頓,之後最起碼也要帶著罪名被流放邊地。

於是,他腦海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立即大呼道:“高將軍,宋某不才,卻可為陛下解憂!”

眾人聽了再次偷笑,高力士聽他喊得認真,不禁停住了走下臺階的腳步。

正在用遺憾的眼神看著安祿山溜走,卻又聽到宋通喊話的宰相張九齡,不禁低聲對他喝道:“宋六,你已經違反唐律,還要再鬧麼?!”

宋通也不理會,只對高力士大呼連聲。

高力士猶豫片刻,不禁發問:“你知道大家為何事愁煩?”

“陛下之愁,非為天道,乃是人道!”宋通大聲回應。

此話一出,現場的人都是愕然:果然如此。

眾人都知道:李隆基因為寵愛武惠妃,只為她一人喜憂。二人本在東都洛陽閒住,但近來武惠妃總覺得宮城中鬧鬼,因此身體及精神狀況不好。李隆基見狀心疼不已,立刻伴她返回長安城調理。

武惠妃有恙,李隆基為她愁煩,這倒也不是什麼秘密。她身體嬌弱,日常飲食調理本已很精心。此次她的病因,主要在於心病。

可是太醫醫術精湛,卻不能療得此病。李隆基見心愛的妃子病懨懨,當然也是跟著不痛快。

長安城中,也已有幾位自告奮勇獻出良方的人,卻都是無用之功罷了。

聽了宋通的話,在場這些衣著紫、紅、綠等袍服的官員,雖然覺得他出言狂妄,但見他神色淡定,一時分辨不得真假,就都鴉雀無聲地沉默著。

張九齡捋著鬍鬚,打量了一下宋通,並不知道他是真的有醫術在身,還是為了避罪而卻又要再添欺哄的罪過。

阿史那博恆擔心宋通再被加重受罰,連忙大聲替他辯解說:“宋六的確會巫醫!他的名籍中,有家人幾代行醫的記載!同袍生病,他也是救治過的!”

他這話出口,身邊的一些膽氣豪壯的同袍,包括兵曹參軍李屹,不管是否知道宋通有妙手回春的本領,也都出於愛護而紛紛發聲附和。

高力士見狀,一時難以判斷宋通的話是否可行,張九齡也是沉吟不語。這二人都對安祿山厭惡,宋通以安祿山奸惡為由進行刺殺,他們的心中,倒也先對他有了一份好感。

安祿山僥倖逃命,宋通卻殺死了史思明,這已經可以算作意外。況且史思明畢竟是邊地一介武夫,新被封的果毅都尉,也並不顯赫。

唐代的官位,分為職事官、散官、勳官、爵位四種。

舉個“栗子”簡略說明。唐承隋制,以隋代重臣楊素的官職為例——

荊州總管:職事官,統管荊州地區的實職;

上柱國:勳官,因戰功受獎而來。可獲得賞賜田地,有罪減免;

從一品:散官品階,依據品階授以官職;

越國公:爵位。“食邑三千戶”是虛封,“真食長壽縣一千戶”是實際所賜——長壽縣一千戶每年的稅賦,不交朝廷而是送到了他家裡。

很清楚,這裡面只有爵位最高階。因為,可以據此得到更多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