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岳飛,各個層面的人所作出的評價也不盡相同。

而評價的結果關乎者一個人的思想高度,齷齪的人當然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申明大義的人當然會對岳飛推崇有加。

評價岳飛,單從戰績上看,岳飛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略”著稱。

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一百二十多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岳飛無專門軍事著作遺留,其軍事思想,治軍方略,散見於書啟、奏章、詩詞等。

大家要知道:文化不一定是真的!

文化符號往往是虛構的。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鬼神,沒有白娘子,許仙和白蛇交配也不可能生下個文曲星。

“岳飛”也一樣。

比如說,已經有很多歷史學者反覆指出過:《滿江紅》不是岳飛寫的。

但這不重要,這是文化!

文化是對現實的抽象和在抽象基礎上的共同的想象,文化是可以高於現實,而且常常高於現實的。

按照原來傳統文化給出的虛構,岳飛當然是民族英雄,這裡再說一遍,岳飛是不是真的稱得上民族英雄,秦檜是不是就真壞的該在嶽王廟裡跪成百上千年?

這不重要。

關鍵是岳飛是一個文化符號,代表著一種“文化人”,只要你相信岳飛是民族英雄,那就是你承認了這種傳統文化。

民族英雄籠統地說就是指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人。

民族英雄又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上指一個民族在反抗外來民族侵略,壓迫的鬥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這個不受任何民族,地域,時間的限制。

而廣義的民族英雄指在和平、變革時期,為本民族的發展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

這個一般大家以狹義的定義為主。

從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岳飛作為一代抗金名將毋庸置疑。

但可笑的是把岳飛抗金說成是“自己家的兄弟打架”和“岳飛抗金是華夏人的內戰”。

更有甚者,有人提出一種聰明的折衷辦法:岳飛是“漢民族的英雄”,不是“華夏的英雄”。

正是依據這樣的邏輯,把金兀朮與他的死敵岳飛並列為民族英雄了,多麼可笑?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群。

我們從來不乏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

這些人代表了華夏民族的精神氣節,如果這些人不算民族英雄,那麼秦檜、吳三桂之流倒是民族英雄了嗎?

那個年代,金國還不是華夏的地盤,金人也不是華夏民族的成員。

就算我們一廂情願地說金人是華夏兒女人,恐怕當時的金人也不會承認。

從某種程度上,他們更願意認為漢人是下等民族下等人的代表,不願意和漢人相提並論。

那麼我們說岳飛是民族英雄,在當時代替漢族對抗女真族,保證漢族沒有被滅族,漢文化得到傳承。

這樣的觀點是靠得住的,也是正確的。

不能因為現在金人的老家東北長白山地區現在是華夏的地盤,女真人滿人成了華夏民族的一員,就去否定當年的歷史。

岳飛是個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的人,岳飛不屈不撓地奮鬥了後半生,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仍履踐著自己“盡忠報國”的誓言,理所當然地應被稱為民族英雄。

…………

“說的對!”

“不管未來如何,民族融合也好,怎麼也罷,但在那個時期,金國和漢人是真真實實的仇人,金人想要建立自己的帝國而去毀滅漢人所在的地盤,岳飛的出現,無疑是為了阻止這種行為,所以說,岳飛此人的愛國情懷不用多說。”

唐太宗李世民義憤填膺。

對於那些抹黑李世民的人,他非常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