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常十萬,棟樑之才(第1/3頁)
章節報錯
“克敵在勇!決勝在謀!”
“好!說的好啊!不愧是洪武大帝。”
身處軍營中的項羽猛然拍了拍桌子,感嘆出聲。
“好一個克敵在勇!好一個決勝在謀!”
“看來,昔日吾之決定,都錯了啊!”
“吾之勇猛,蓋華夏英雄豪傑不可多得也,可為何輸給了劉跑跑那個賤人,大概就是謀策不如他吧。”
“哎!不得不承認,劉跑跑這個賤人,打仗沒什麼本事,謀略方面倒是比吾強多了。”
“看來吾要轉變思路才行啊。”
項羽搖了搖頭。
一想到楚漢之爭的結局,他就略顯無奈。
勇猛無雙、大破秦軍又如何?
到頭來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給劉跑跑做了嫁衣。
討伐暴秦誰最賣力?
明顯是他項羽啊。
劉跑跑就縮在後面,打著游擊戰,當著氣氛組。
可到頭來稱帝的,卻是劉跑跑,這不得不說真是很草蛋啊。
“這個常遇春,的確是一員猛將,看的出來,想必他為大明朝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吾倒要瞧瞧,這後世的猛人,有多勇猛。”
【常遇春人生之最其二:戰定九華,功業千古。】
【常遇春因為作戰勇猛,為人豪爽,深得朱元璋信任,所以在九華山一戰中,他再次得到重用。】
【常遇春率軍隊進駐九華山時,適逢天旱無雨,士兵飲水困難,於是,他親自帶領將士在九華山下尋水,忽然在五溪橋南邊挖出了六股泉水,解決了部隊飲水的困難。】
【這六股泉水是否為常遇春所發現,無從查考,但是常遇春結寨六泉口,大戰九華山卻是千真萬確的。】
【後人有詩可證:偏仄旁山行,溪流咽不嗚;何年留古砦,猶復說開平。】
【常遇春人生之最其三:三敗陳友諒,功勳卓著。】
【至正二十年五月,陳友諒率水軍數十萬直取應天,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與朱元璋軍展開一場惡戰,朱元璋以弱御強,便設計用伏,誘敵深入,常遇春奉命與馮國勝率帳前五翼軍三萬人設伏,為全軍主力。】
【陳友諒以號稱六十萬大軍傾巢來攻,在鄱陽湖與朱元璋的二十萬大軍進行了一場持續三十六天的決定生死存亡的水上大決戰。】
【這場大決戰的意義重大,對於陳友諒和朱元璋來說,都不能失敗,必須拿下。】
【當這場大決戰開始後,聲勢極其浩大,幾十萬大軍的喊殺聲呼天動地,兩軍的戰船迅速混成在一起,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