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閉關鎖國有何危害?【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混賬!”
“閉關鎖國這也能算朕的過錯?”
乾隆看到這裡,雷霆發怒。
“朕的爺爺,朕的父皇,哪一個沒有實施這個政策?”
“怎麼到了朕這裡,就如此的不堪!”
“再說了,朕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有什麼錯?”
“朕這是為了維護華夏的穩定。”
“區區西方蠻夷之國,還妄想和我大清建立平等的關係?”
“我大清天朝上國,蠻夷之人也配?”
“就他們那技術,朕豈能看上眼。”
“不過一些旁門左道罷了。”
“朕倒要看看,朕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正能給後世帶來災難?”
“這一點,朕是不信的。”
似乎是為了迎合乾隆的話。
天穹之上的投影繼續變動。
【可能會有很多帝王會問,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閉關鎖國政策,華夏乃天朝上國,需要和蠻夷小國建立合作關係?】
【如果各位帝王這麼想,那就和乾隆一樣,愚蠢至極了。】
【有句話形容得好,獅子博兔,亦用全力。】
【小看他人,往往是會付出代價的。】
【而乾隆帝小看了他眼中所謂的蠻夷小國,他死了一了百了,倒沒什麼影響,但是對於後世甚至整個華夏來說,卻是一場浩劫。】
【閉關鎖國政策,鎖的不僅是國,鎖的是思想,鎖的是發現,鎖的是華夏的未來。】
【乾隆帝花了六十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國富民窮的“飢餓盛世”,一個華夏曆史倒退的“進步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西洋人眼中,華夏是個神秘的國度。】
【他們相信,華夏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黃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
【然而現實呢?】
【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馬上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
【清王朝僱用了許多老百姓來到英使團的船上,為英人端茶倒水、掃地做飯。】
【他們注意到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華夏百姓中間,人們很難找到類似他們國家公民的啤酒肚或農夫喜氣洋洋的臉。】
【這看似繁榮的大清,普通百姓過得卻是另外一種生活。】
【他們說道:這些普通的華夏老百姓,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對我們用過的茶葉,他們總是貪婪地爭搶,然後煮水泡著喝。】
【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裡,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除了村莊周圍,難得有樹,且形狀醜陋。】
【房屋通常都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
【偶爾有一幢獨立的小樓,但是決無一幢像紳士的府第,或者稱得上舒適的農舍……不管是房屋還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兩岸的相提並論。】
【這個曾經偉大且繁榮的華夏國度,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閉關鎖國的政策帶來可怕的後果?】
【橫向對比,英俊國漢普郡農場的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如下: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乳酪、少量的啤酒、醃豬肉、馬鈴薯、白菜或蘿蔔;晚飯是麵包和乳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