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的早晨,雨雖停了,天色依舊陰沉沉的。

驚蟄捲了褲腿,趟著淤積的泥沙去地裡檢視情況。

哪裡還能瞧的見莊稼,連開墾出的田地都已經辨不出樣子了。

大半年的心血全沒了,真是哭都哭不出來。

看著淤積的泥沙,和滿地的枯枝爛葉,災後的重建也是個叫人頭痛的問題。

還要防著洪澇過後,會有疫病流行。

又等了兩天,終於放晴。

驚蟄與孟景瑞商量,叫辛大夫配了幾副預防疫病的草藥,大家都喝一些。

又讓小姑和阿二送一些上山。

將壯勞力帶回來,開始災後重建,清理淤積的泥沙。

老人和孩子就在山裡在住段時間,在山裡儘可能的多蒐集一些能吃的東西。

不然日子真的沒法過了。

大雨過後,接連幾日的暴曬,讓清理淤泥的進度越發艱難。

驚蟄收到了阿杏的來信,碧水那邊也下了大雨,不過情況好些。

再怎麼說,碧水靠海,陸地上河流豐富,積水的情況基本沒有發生。

帶去的果醬,陶器也全部換成了糧食。

只是回江源的河道,水位上漲了許多,還得再等幾日才能僱到船隻回來。

阿杏還不知道江源已經被水淹了事,信裡雖有些擔憂,但也絕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

說的最多的還是生意上的事情。

阿玲燒的陶器,十分搶手,許多商家都下了訂單。

阿杏的意思,是讓阿玲提前準備,等她回來,就不必浪費太多時間了。

可如今窯都衝沒了,怎麼提前準備啊。

之前為挖取黏土方便,便將窯建在河道附近了,如今什麼都沒了。

可能阿杏的訂單,是驚蟄他們唯一的轉機了。

地裡的莊稼沒指望了,少不得要重新起座窯,專心燒陶了。

今年的生計,怕是隻能靠這個來維持了。

晚上睡覺前,驚蟄將阿杏的信給阿玲看了。

“下半年可要辛苦你了,咱們往後可都要靠你的手藝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