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密詔立儲制(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這一萬人的加入,那麼好多以往都不敢做的事情,現在就能夠做了,比如說去攻打一個縣城,去做原先兩百人都不敢做的事情。
在這一萬人加入之後,李秀為了方便管理就把這一萬人給分成了兩百個小隊,由原先小山村的那兩百號獵人來充當小隊長。
在然後讓原先那三十來個獵人小隊的隊長來充當中隊長,管理三到四個小隊。 無錯更新@
這樣這支萬人隊伍的骨幹自然也就齊活了。
然後做完這些之後,李秀就帶著這一萬來人的隊伍開始收繳戰力品了。
這其中的最為主要的戰利品自然就是XHQ所留下的差不多兩萬多的上等戰馬了。
畢竟XHQ雖然在之前和綠營戰鬥的時候是步戰,但是他們卻是騎兵,只不過當時事發突然,再加上這裡又是山地,騎兵更本沒辦法發揮,所以不得已之下才選擇步戰鬥。
而除了這價值最高的兩萬匹上等戰馬之外,就是XHQ所使用的隨身武器,以及所帶來的乾糧了。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更大的一筆收穫,那就是原本用來炮轟小山村的五十門紅衣大炮了。
雖然這紅衣大炮在現在這個時代還算是比較先進的,但是業務員輪迴者卻是不太看的上,畢竟都已經弄出了栓動步槍來,自然就對這種前裝的紅衣大炮看不上了。
不過雖然有些看不上,但是這玩意用來攻城卻是十分好用的東西,
這不李秀就打算用著玩意來攻下一座城池來擴大地盤了。
第二天一早,經過一晚上的休息之後,業務員輪迴者就把這個訊息說了出去。
對於業務員輪迴者的這個打算,所有人都是同意的。
畢竟雖然得到了XHQ的後勤物資等,但是其中的糧食卻是隻能保障這萬人的隊伍吃上一個月而已。
所以也就是說,如果繼續呆在這個深山老林子裡,那麼最多一個月之後,這一萬人的隊伍就得殺馬來充飢了。
雖然說山頂平臺上還有上百畝剛剛收穫的紅薯,但是這些糧食也就剛好夠獵人小村子裡一千來號人維持一年而已,如果拿出來供給這萬人的隊伍,那麼最多也就再堅持個一個多月罷了。
所以就單從為了保持這一萬人的隊伍不捱餓,攻打縣城那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於是經過十天的修整以及磨合之後,業務員輪迴者就帶著這一萬人剛剛才熟悉的大軍向著林子外最近,同時也是一座比較大的一個縣城出發了。
而之所以要等十天才出發而不是立即就出發,主要還是栓動步槍在之前對付XHQ的那場戰鬥當中幾乎把手裡的一萬多發子彈打完了。
雖然說子彈可以復裝,但是那也是需要時間的,再者剛剛收編的這萬人隊伍自然需要訓練熟悉一下了,不然上了戰場,那得怎麼去指揮。
然而就在業務員輪迴者整編隊伍的這十天裡,乾隆被殺,XHQ被團滅的訊息卻是透過逃回去的那兩萬多人的後勤人員,給擴散了開來。
頓時整個大清朝廷一片譁然,然而譁然之後卻不是立即組織大軍進行報復,而是整個大清陷入了極為殘酷的皇位爭奪戰當中。
而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乾隆死的太突然了,因此還沒有來得及寫按照雍正所立下的密詔立儲制度的聖旨。
至於密詔立儲制度則是從清朝自雍正皇帝執政時開始,執行的用秘密寫下皇位繼承人的聖旨然後再死後再公佈的方法來決定皇位繼承人。
此後,清朝的乾隆皇帝、嘉慶皇帝、道光皇帝、咸豐皇帝,均出自“密詔立儲”。
是雍正皇帝用法律形式將“密詔立儲”固定下來,但實際上,這是自康熙五十一年起,康熙第二次廢除皇太子胤礽後,就有意採用的方法。
彼時的康熙就已經被迫決定了不公開宣佈皇儲是誰,等到他。(本章未完!
第一百一十章:密詔立儲制
死後才宣佈。
康熙朝是清朝唯一的一個公開冊封過皇太子的時期,出現了一個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太子,然後又出現了大規模的爭儲鬥爭。
這場鬥爭,讓比較英明,一生戰勝過眾多強敵的康熙都感到害怕,故而,晚年都不敢公開宣佈繼承人是誰。
康熙死後宣佈的那份爭議頗多的遺詔,實際上就是清朝第一份立儲的“密詔”。
雍正皇帝是參與了康熙朝爭儲戰爭的勝利者,當了皇帝后,再從皇帝的角度回頭思考,吸取了康熙朝及歷朝歷代皇位爭奪的教訓,把“密詔立儲”制度化。
於是雍正元年八月,雍正正式向天下宣告執行“密詔立儲”法,並書寫了一份“公開”僅宣告有了皇位繼承人的密詔,一式兩份,分別收藏。
這份制度化的第一份建儲密詔的受益人,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密詔立儲”制度的第一個受益人,少年時,對上一輩的叔伯們爭奪皇位的慘烈,也親眼目睹了一部分,按照道理說,他應該是堅決支援這種立儲方式的。
但恰恰相反,乾隆這位“密詔立儲”的第一個受益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不認可這種建儲方式的。
當然,他在雍正生前,是不敢表態的,在雍正朝雖然是“密詔立儲”,可因為某些原因,天下人都知道里面寫的皇儲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