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三級文明的基石,反物質(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李秀前世的新能源車子在電池能量密度上不去的時候單單靠著堆電池是根本行不通的,畢竟電池堆的越多車子自然也就越重,車子越重其百公里電力消耗自然也就越多,電力消耗越多續航自然也就短了的這樣的惡性迴圈。
而電動車的這種情況放到宇宙飛船上自然也是這樣,攜帶的氫燃料越多,飛船的重量也就越重,飛船的重量越重其速度自然也就上不來,航程所需要的時間自然也就越長的這種噁心迴圈。
但是如果宇宙飛船的燃料從氫換成反物質,而反物質的湮滅反應可是氫的一百三十多倍呢。
這就如同把電動車的六百六十千克的電池換成六百六十千克的氫來算,那麼這六百六十千克的氫可是能讓車子直接跑六多萬公里了。
如此巨大的能量密度差距也正是很多人追捧氫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了。
然而現在的反物質能源和之前的氫能遇到的問題也是同樣的。
因為在李秀所在的這片宇宙裡反物質沒辦法象核聚變能源所需要的氫物質那樣直接就存在於宇宙的星球當中。
想要獲得反物質那必須得用強子對撞機加工一下才能得到。
而啟動強子對撞機的能源還是得用核聚變所產生的能源才行。
所以現在這種情況就如同李秀前世的新能源汽車是直接使用電池充電還是使用氫燃料電池一樣的難題了。
不過還好的是系統所傳輸過來的知識也順便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那就是使用高效能恆星帆收集恆星的能量來給強子對撞機供能,這樣就不需要在辛苦的去其它行星上尋找水資源或者氫資源來搞核聚變發電,然後再用所發的電能啟動強子對撞機來製造反物質了。
而且反正恆星的能量不用也是白不用,如果自己不收集也是白白浪費了。
當然從核能升級到反物質能的能量密度也就只提升了一百多倍而已,並沒有像化學能升級到核能那樣超跨越式的發展。
要知道一克的氫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可是能達到六千三百億焦耳的能量。
而一克的氫和氧氣進行化學反應時所釋放的能量卻只有十四多萬焦耳而已,二者同樣使用的都是氫元素,但是隻是能量利用的方式不同卻產生了四百多萬倍的差距。
所以從化學能跳級到熱核能,其能量等級一下子就跨越了六個數量級。
而從核能跳級到反物質的能量密度也不過是跳了兩個數量級而已。
當然雖然只是跳了兩個數量級但是卻是非常有效果的。
因為按照之前的估計,在沒有反物質能源之前,單單憑藉核能,宇宙飛船一次性加滿燃料最多隻能續航幾千光年而已。
而如果換上同等質量的反物質自然就可以達到幾十萬光年的距離了。
而這樣的距離就足以確保飛船能跨越星系和星系之間那相隔幾萬乃至幾十萬光年的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