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發現外星遺蹟(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在轉向行星發動機建造好了之後,用來供給全人類生存的超級溫室大棚,以及推進行星發動機就開始同時動功了起來。
於是乎,整個北半球,也就是亞洲,歐洲,以及非洲,還有大洋洲等等整個北半球都在開始選址推進行星發動機的建造地址。
而初期的選址就是一萬個行星發動機的建造地址,這次準備一萬個推進行星發動機同時建造。
而這一萬個推進行星發動機的建造地址就有一個在一個叫做斯凱島的小島嶼上就被當做了一處推進行星發動機的建造地址。
雖然這座島嶼長度足足有五十多公里,但是卻是一座長條形狀的島嶼,最寬只有五英里也就是大約八公里,因此按照道理來說這座島嶼是不滿足行星發動機的建造條件的。
因為行星發動機的建造條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個長寬為十公里,或者是說一個直徑十公里的圓形為基座才可以。
但是沒辦法,這做斯凱島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如果不選擇這座島嶼來建造,那麼就只能選擇在幾百乃至上千米深的海里建造行星發動機的基座了。
而想要在幾百上千米深的海里填出一個面積在一百平方公里的小島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
所以哪怕這個斯凱島的寬度不滿足行星發動機的基座建造,那也比憑空在幾百上千米深的海底填出一座島來的好。
畢竟選擇斯凱島,最多隻需要為需要建造行星發動機的位置加寬兩公里就可以了。
不過就在工程隊對這座斯凱島平整的時候,卻是以外的發現了在一座山中間的空洞里居然有著史前文明所留下的痕跡。
當然這個史前文明所遺留下來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好東西,比如高科技的外星飛船什麼的,而只是一些壁畫而已。
只不過因為這些壁畫的年代根據碳十四的測算足足有三萬五千多年的歷史了。
而雖然根據藍星考古學家們的考古人類的出現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但是人類真正發展的時代卻是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學會金屬的冶煉才算是真正的人類文明的開始。
畢竟金屬冶煉才是現代文明的開端,沒有金屬冶煉技術,光靠打磨石器就是再磨一億年也磨不出現代的文明的。
而這個斯凱島上的山洞裡面所發現的壁畫就是距離今天三萬五千多年,壁畫上是一群原始人在跪拜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
而這個人的手指卻是指著一副星圖,然而如果仔細的對照那麼這個星圖,那麼就會發現這個星圖所指的位置就是距離藍星足足有三點二七乘以十的十四方公里的一個恆星系。
而這樣的距離有多遠呢,一億公里是一乘以十的八次方。
因此三點二七乘以十多十四次方就是三百二十七萬億公里的距離,而一光年的距離則是九萬四千六百億公里。
所以三百二十七萬億公里就是等於三十四點六光年左右的距離。
因此藍星想要到達這副壁畫上的人所指的這個星圖所在的位置哪怕是光都需要飛行三十四點五光年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