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票房已經破6億了,看樣子是20打底了。”

“納尼!”

……

小野三郎聽到這個資料,臉色漲紅,青筋暴露,手都抬起來了,想到手機很貴才沒有扔出去。

兩天6億,是自己電影的兩倍。

20億打底,遠超自己的預測。

忽然之間。

小野三郎感覺臉上好像被人扇了巴掌一樣火辣辣的疼,胸口堵的難受,有火氣沒地方撒。

為什麼?

我拍得這麼好的一部電影,怎麼就沒人懂得欣賞呢?

上映第三天的票房,所有的電影都有所下滑。

1,《遇見火星人》,4.12億,累計14.8億。

2,《封神1》,2.9億,累計11.6億。

3,《畫皮》,2.3億,累計9.1億。

4,《龍年星願》,1.7億,累計5.9億。

5,《東京詭異4》,7000萬,累計4.1億。

……

上座越來越低,排片越來越少,票房也跌破1億,已經可以確定這是詭異系列最差的一部了。

“做人不要太囂張,跋扈專橫遭禍殃。”

“要被後面的《喪屍黎明3》**了。”

“同樣是爛片,至少人家通俗易懂,起碼是能看得進去的。”

“說話注意點,小心被人扣一個‘不懂藝術’的帽子。”

“這是藝術?是哪門子藝術?”

“……”

……

小野三郎看到票房、評分和評價,突然大笑起來。

這才在日本和華國上映了而已,海外市場還非常的廣闊,總會有人能看懂,即便最後票房和口碑雙撲街,也還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可以證明自己的電影是好電影。

這麼一想,登時氣順了,心情也好了,並且在社交平臺賬號上發文:“電影票房不能代表電影質量,電影評分同樣不能作為衡量一部電影的好壞標準,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因為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會歷久彌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