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呢?承乾宮中這鋪設的地暖,屋中架設的火盆,早已經令整個房間如同春天一般,而其中消耗的,更是獸金炭。

這種炭乃是皇家御用專供,不到很高的級別,根本沒有渠道弄到這種炭火,朝中能用的至少也是國公級別的人物,當然,就算是這種級別,能拿到的也是不多。

也就朱標,在這上面,沒有太多的限制。

看來,還是民間去的少啊!

朱標此刻心中不由的感慨一句,來到了這個時代,雖說與後世相比,有著諸多的不便。但由於此生的起點太高,哪怕朱標時不時就去民間看看,但對於民間百姓的生活,朱標仍就屬於感觸不深,可以說,已經存在了極大的脫節。

在這方面,老朱就比他好上許多,畢竟當年老朱就是從民間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對於民間百姓的生活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

認識到了這一點,朱標亦是暗暗做了一個決定,以後應當經常白龍魚服,去民間看看,增長見聞。

終日埋在奏章之中,是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世界的,官員們也不會據實相告。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大明要想興盛,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當下,還是要從最簡單的做起。

朱標目下所能想到的,就是由朝廷的匠作局牽頭搭線,製作出一種煤炭,可以供給平民使用。

而這種,朱標最先想到的就是後世的蜂窩煤。

當然,這種東西,要說做,朱標是不會的,他只是小時候見過而已。

在他的印象之中,這種蜂窩煤使用便捷,經久耐燒,成本也不是很高,用的原材料也非常大眾親民,一些劣質的煤石和秸就可以稈充當主要成分,如果能夠推出,必定有著極為龐大的市場。

如此一來,這冬天取暖,對於百姓而言,就不是大問題了。

對於衛生狀況,也是一種極大的改善。就比如朱標一直堅持的喝水必要喝開水,這完全是前世自帶的一種習慣。

而這種習慣,在這個時代,實際上是一種另類。

這個時代,大多數人,誰沒事捨得燒開水喝?

頂多,許多達官顯貴,因為要喝茶,燒開水喝以外。多數的百姓,水打上來就喝。

這也導致了一些疾病多發,比如所謂的蛔蟲病,朱標就見識了不少,一些人肚大如鑼,好似懷孕一般,可臉色蠟黃,明顯的營養不良。

而形成這種病的根由一方面是地處江南,百姓慣愛吃魚生,魚生之中夾雜各種蟲卵導致。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誤飲了含蟲卵的水導致。

可水燒開了,就能殺死絕大多數的病菌和蟲卵。

以前,尋常百姓家庭是沒有條件,畢竟,這柴火也不是想弄到就能弄到的,朝廷有禁令,不到時候不許進山砍伐樹木。個人有禁地,一些山林就是一些地主的後花園,沒財主的許可,砍一根柴也是不行的。

故而,這買柴火對於百姓而言也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用這些柴火燒水屬實來說捨不得。

但現在有了蜂窩煤,就能極大的降低這方面的費用。

而且,在朱標想來,這也算是為朝廷開闢了一條財源。如今京城之中,人口就已經有五六十萬之眾,伴隨著大明經濟的復甦,日後必定還會暴增。

這個市場已然是相當龐大了,一個京城,就已經能讓人吃的滿嘴流油了,更別提京城之外的廣闊市場了。

當然,朱標也知道,有利益的事,自然是爭著有人會去幹。一旦這蜂窩煤面世,說不得要不了幾天,就有人能夠仿個七八成,弄出個差不多的出來。

而這也不要緊,至少在朱標看來,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不賣蜂窩煤,可是炭廠一類的,還處在朝廷管控之中,要做蜂窩煤,還是脫不開朝廷的。

所以,最為關鍵的還是制度。

沒有完善的制度出臺,這蜂窩煤,說不得就會變成榨取百姓的工具。

故而,這一瞬間,朱標隱隱有些明悟。

原先他就認為自己的使命不在於發明創造,頂多也就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如今看來,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