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祖,咱知道你心裡不高興,可是,這嫁娶自願,是當初大家都還是義軍的時候定下的規矩……”馬氏看著朱亮祖的神色,又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

可這事兒,她就得管。

“……咱知道,現如今天下太平了,你們一個個也都是身居高位的將帥了,都開始想著多娶媳婦,想要為自家開枝散葉,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一切都不能胡來,朝廷有法度,你們犯了,皇上那裡也很為難,左邊是朝廷,右邊是你們這些跟他生生死死的將帥,護著你們,朝廷法度就要被破壞,以後這大明還是個國嗎?老百姓還會打心眼裡支援咱這個大明麼?”

“臣……臣明白。”朱亮祖此刻臉上也是露出一抹愧疚之色。

“行了,話也不用多說,我再告訴你一件事,你侵佔的那些民田,這回內帑那邊都已經出錢為你補上了,那些田,就算是給你這些年來出生入死的獎賞。所幸沒有出現人命,不然這回,也沒這麼好辦了。”

“不過也就只此一次,再有……”馬氏深深嘆息一聲。

“娘娘放心,絕不會再有。”朱亮祖也是立即做出了保證。

“行了,就到這兒吧,還有其他的一些將帥,我還要去走動走動。”說著,馬氏離開了這座府邸。

見馬氏登上馬車,緩緩消失在街道上,朱亮祖長舒了一口氣。

看著身旁的管家,朱亮祖忙道:“去把我那匹馬牽過來,快快收拾行李,老爺我要馬上去廣東赴任。”

“老爺,天色已晚,是不是明日……”

“閉嘴,讓你快點就快點。”朱亮祖喝斥了一句。

今夜馬氏到他這裡,委實是出乎他的意料的,如果對老朱,朱亮祖是敬畏,那對於皇后,朱亮祖就是發自內心的敬重。

不說別的,當初他在外打仗,家中老母一直到離世,都是馬氏衣不解帶的伺候著,單單這份深恩大德,他朱亮祖就得記一輩子。

更別提這回了,朱亮祖自己知道,自己做下的那些事情,自己理虧著呢!

結果,最後這些卻是讓皇后出錢給他擺平,屬實來說,丟人丟到家了。

而此刻,乾清宮內,老朱並未放朱標回去。

胡惟庸已然在宮內等候了。

見了胡惟庸,老朱擺了擺手就坐了下來,而胡惟庸見狀,也是立即將手中的奏表呈上,道:“皇上,臣已經為東征的將士備好了足夠的糧草和軍資,到目前,已經足夠三月消耗,後續還會再有補充。”

老朱點了點頭,對於這一點,他並不擔心,打倭國,老朱可不覺著這要打成一場持久戰。

真要打不下來,也沒關係,只要把倭國打慫就可以了,畢竟,這最初的目的,只是要這倭國別動不動就騷擾沿海,讓大明的海疆太平就可以了。

而且,老朱也不覺得會打不下來,真要打不下來,俞通海和藍玉兩個人可以去死了。

水戰方面,俞通海就算是在第一梯隊裡面也是可以充當排面的,而藍玉,新一代的將領裡面,也算不錯。

用他們二人去平一個小小的倭國,可以說是殺雞用牛刀。

畢竟,這會兒根據情報,這倭國還在打內戰呢!

“說說明年春耕之時平淮均輸之策以及寶鈔發行,籌備的如何了?”老朱此刻也是一臉正色。

他清楚的知道,這兩項國策皆是對大明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能夠順利的開展,那麼大明接下來恢復民生,發展經濟,將會阻力大降。

而如果失敗,要恢復元氣,可就要很長很長時間了。

而且,這也是大明立國以來,真正以中央之力和地方進行的一次力量角逐,若是失敗,可以說代價不可承受。

胡惟庸聞言,當即信誓旦旦道:“啟稟皇上,已經大致籌備妥當,臣已經備好了三百萬石糧食,食鹽也已經準備了五十萬石,品質皆與上等淮鹽無二,此事還多是有賴於胡家子弟相助,還有布匹,中書省也已經籌到了二十萬匹……”

“其他貨物,也都有所準備……”

朱標聽著,亦是有些信心滿滿。這麼多的物資能籌備出來,也就是胡惟庸,換個人還真不一定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