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楊某不才,能夠解決此事,廢除此等惡習,諸位今後便需聽我一言,溺嬰之事,不許再有。”

“巡檢若是能解決此事,我等今後都聽巡檢的。”

眾多的甲長,鄉民亦是一同做出了保證。

哪怕這僅僅是一個口頭約定,雙方都未曾在紙上簽字畫押。可是,在對方那裡,都不可忽視。

楊石兌現不了承諾,今後再有類似事情發生,不論楊石殺多少人,皆是無用功,反而會被人是苛政虐民。

可楊石一旦真能做到了,那收穫的人望可就大了去了!

老百姓自然用腳投票,知道自己該站在哪邊。

楊石心中清楚,這是錢塘縣百姓給他的一道考驗。

千年之前,孔子便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其中蘊含的就是“公平”二字。

而一直以來,人們所追求的是公平,公平,還他麼是公平。

若是他楊石只能靠殺地方百姓,而動不了地方上的豪強,這官府的威嚴依舊無法令人信服,官府,實際上和過去的沒什麼兩樣。

到了此刻,楊石也懶得去頒佈剩下的律令,如今溺嬰這件事不解決,這剩下的律令一樣是推行不下去的。

當然,倘若此事最後解決了,那自然是一事通而百事通。

楊石回到了縣衙,當即就著手調查此事。

而袁湖看著楊石這一動作,再加上探聽得來的訊息,心中不免一慌。

臥槽!

這楊石說不定還真敢下刀啊!

經歷了李家村的事件,袁湖已經不懷疑楊石的膽量了,刨墳絕戶這等事情都做出來了,你還指望他怕什麼?

而袁湖絕不能坐視這樣的事情發生。

無他,在袁湖這裡,這些財主豪強可是稅收的保證,沒有他們,拿什麼收稅?拿什麼給朝廷交差?

自己這個縣令還做不做的下去了?

想到這裡,袁湖心中不免一嘆,朝廷怎麼就派了這麼一個煞星來他們錢塘縣?

年歲不大,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罷了。

可是做事是真的狠,不僅狠,還絕。

不僅不給別人留活路,有時候就連自己的活路,也給斷了。

這樣一個人,是讓人打心底裡發怵。

想到這裡,袁湖知道,自己還得和這楊石溝通一波,讓楊石暫且打消對付那些豪強的念頭。

不能由著這個毛頭小子胡來。

袁湖的來訪,在楊石看來,並不出人意料。他早知這袁湖一定會來,不為別的,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官帽子,這袁湖也得跑一趟。

不然的話,明年錢塘縣交不出稅糧,到時候朝廷責怪下來,頂缸的可是他袁湖。

可楊石是信念何等堅定之人,袁湖想要改變他的想法,著實不太可能。

而楊石心中更是有一個計劃,他想借此反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