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是在淮西老家,那鄉鄰們定親,那也得送上三尺布料,以表示慶賀。”

“皇上,你就權當是老家們的鄉鄰的一點心意,這點薄禮您就收下吧?”

正在老朱左右為難之際,一旁的馬氏見狀,笑吟吟道:“既然這算是鄉鄰們送的禮,他不收,我收。”

聽到這句話的李善長頓時大喜,忙從懷中抽出一份禮單,遞到馬氏手中。

與此同時,眾多的淮西臣子和將領見著這一幕,也是湧了上來,獻上了這份禮單,顯然,他們早就備好了,就等著李善長這裡和老朱說通呢!

當送完禮單之後,李善長亦是領著眾多淮西的文臣將領,拱手齊聲拜道:“皇太子朱標定婚,此乃朝廷大喜,天下吉慶,臣等恭賀皇上,皇后福壽千秋,大明萬年。”

“福壽千秋,大明萬年。”

宴會到了此處,算是迎來了一個高潮。

無數的臣子們看著這一幕,眼中羨慕有之,嫉妒有之。

而劉伯溫自始至終都是不動聲色。

等眾人各自回到自己宴席的位置上,李善長也是坐了下來,道:“皇上,恕臣多嘴,臣還是有句話想說。”

老朱哈哈一笑,道:“善長,你我之間,不管什麼話,都但說無妨。”

李善長也是立即道:“臣想請皇上分封皇子,去地方上建藩。”

“如今皇子們一個個都已經逐漸長成,是該讓他們稍加歷練,為國效命的時候了!”

“臣在學府之中,對皇上的這些皇子們也是瞭解不少的,俱是棟樑之才,為人機敏,文韜武略,皆算是上佳水準。”

“此番恩科大試,也就是皇子們不參與其中,不然,這高中的名額裡面也要多出這幾個人來了!”

聽著這話,老朱放下了酒杯,緩緩道:“善長,你果然和咱是一條心吶,這想的都和咱一樣,不瞞你說,你說的這些,可說到咱心窩子裡面去了!”

老朱嘆息一聲,話語一轉,有些為難道:“可是,善長,你不知道,這朝中有些臣子,不贊同咱這麼做,特別是御史臺的那些官員,肯定不肯善罷甘休,一定要惹出一些事端來。”

李善長當即就道:“皇上,恕臣直言,此事事關大明千秋基業,些許言官的議論,不該成為皇上您的阻礙。”

“皇上,您的這些兒子們,若論本事才能,其實已經算是堪稱一流,相比起一些老將帥們,不過稍稍欠缺一些經驗,眼下,就該是讓他們建功立業的時候。”

“此事,還請皇上速做決斷,萬萬不可猶豫。”

聽著這些話,老朱心中別提多美了!

儘管這李善長話語之中,多半是有著阿諛奉承之意,可也不看看,李善長是什麼人?

這一般人能入的了他的眼嘛?

咱的這些兒子,那都是有著真才實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