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在午門以東,和武英殿遙遙相對。

其實這處地方按理來說是朱標處理政事的地方。只不過目前來說,老朱認為朱標年紀尚幼,處理政事可以往後稍微緩一緩。

因而,這文華殿,對朱標來說,這用處就不是很大。

畢竟,朝廷上的政事,朱標只是觀摩的話,拿回承乾宮就可以了。

也幸虧朱標的自制力還算不錯,並未因此就荒廢懈怠,老朱也就由著朱標這麼辦了。

而此番,老朱議事,所參與之人,都是骨幹重臣,所議的事項想來也是極大,這個時候,擺在乾清宮就有些不大合適了,而若是放在奉天殿,又不行,畢竟這奉天殿是朝會所在。

故而,唯有這文華殿,不上不下,正合適。

朱標驅車來到了文華殿外,步入殿中,果然,入眼便見到許多熟人,武將之中,徐達、常遇春、馮勝、李文忠、鄧愈等人自是在列,除此以外,還有侯爵、伯爵一大堆人,有些人朱標也不過是見過一兩面,混個臉熟。

而文臣這邊,也是如此,李善長、胡惟庸自是少不了,汪廣洋、劉伯溫等都在此處。

見到朱標到來,眾人眼中有些異色。

他們或多或少都已經猜到此番皇上將他們聚在這裡,大概是要商議接下來對付北元的戰略方針了,這以往商議這種大事的時候,朱標可從未在場啊!

不過略微想想,眾人又有些明白過來,大概、也許皇上是想讓太子在一旁學習旁聽吧?

對於朱標的看重,眾多的大臣都是看在眼裡的,別的不提,其實就今晚來參與這個會議的人,其中大半都掛著東宮的身份。

這種皇帝的班底與太子的班子高度重合,古往今來,找遍史書,也是翻不到的。

見朱標來了,老朱臉上掛著一抹笑意,讓朱標在自己身旁做下,輕聲道:“今天咱要和你的這些叔叔伯伯商議一些大事,你要用心聽著,更要向你的這些叔叔伯伯虛心學習……”

老朱諄諄教導,儘管話語不高,但是朱標聽的清楚,亦是重重點頭。

此時,一宦官來到老朱身旁,稟報一聲,老朱亦是點了點頭,道:“人都來齊了!”

“咱這就開始了!”老朱揮了揮手,當即就有人抬來一張巨大的地圖擺在眾人眼前,老朱亦是步下臺階,來到了地圖面前。

見眾人都有些拘謹,顯然,自從老朱做了皇帝之後,眾多的大臣行為舉止都開始有分寸了一些,老朱見狀,亦是笑道:“此時不是朝會,諸位都可隨意一些。”

老朱揹負雙手,目光掃視著坐著的眾多大臣,開口道:“今天將你們召集過來,是想議一議這北疆的防線以及戰事……”

“前番北伐,所取得戰果卓著,元廷成功被咱們趕到了大漠,慌似喪家之犬,這都有賴於眾位籌謀。”

“不過諸位也知道,這北方的胡患並未徹底瓦解,趁著徐達他們這些人在京城還有段時間,咱就想著,領著諸位商議商議接下來咱們該如何應對。”

朱標臉色不變,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樣,老朱一下子召集這麼多的文臣武將,也就只有這麼一個大問題要商討了!

不過老朱說的也很對,這徐達他們畢竟不能久在京城,北方的防線還需要穩固,這徐達他們終歸是走不開的。

現在趁著他們在京城,正好也詢問一下他們這些將帥的意見。

“這首先一條,徐達,軍校的人員挑選方面,怎麼樣了?”老朱目光看向了徐達,露出了徵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