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民變,這是朱標親自去處置的。

其中暴露出來大明在基層管轄控制方面有哪些問題,朱標再清楚不過。

除了地方縣令職權過大之外,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地方上的保甲制度以及老朱搞出來的糧長。

老朱搞的這一套地方制度,放在戰時,那是沒問題的。

畢竟打仗的時候,哪兒都沒前線重要,尤其是老朱面對的對手都是一等一的絕世狠人,這個時候,自然是要鼓勵那些大戶多多納糧。

因而,就誕生了糧長這麼一個東西。

簡單來講,糧長這個職位,就是你繳納糧食繳的多,那這個位置就是你的,這片區域內徵收和押送糧食給官府的任務都交給你了。

聽起來,和元朝施行的包稅制,有點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老朱施行的這個政策,可能對於地方上的大戶約束大一點。

畢竟元廷是啥都不管的,只要你能交錢,這你管的地方,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你就算有錢,能建個皇宮別院,也沒人管你。

還真別說,這地方上的一些富戶真有拿自己當皇上看的,家裡使喚的奴僕都是閹人,甚至還一度形成了豪強之間的潮流。為了這事,老朱做皇帝之後還特地下旨明令禁止,如果被抓住了,要重重懲處。

而老朱這個,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你鬧得不太過分,稍稍越線,也就不管你了。

而如今大明開國了,再施行這種政策,就不太合適了。

畢竟,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做法委實賴皮了一些,而且,這不是直接給那些地方上的財主們發福利嘛?

這首先一條,能交得起糧食的,只有地方上的那些大戶。

而大戶只要交一輪就足夠了,之後,完全可以將自身的份額轉嫁到底下的那些自己管轄的百姓頭上去。

鑽這種空子的人,是大有人在。

這還是算好的,最可怕的是那種不僅將自身的份額轉嫁給別人,與此同時,還超額徵收的,完全將這個職位當做斂財工具的,這才是最可怕的情形。

而這一次,朱標顯然是想透過這次科舉錄取計程車子,改善這種狀況。

將糧長所擁有的的職權,逐步轉移到朝廷手中來,杜絕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賴皮行徑。

當然,這就十分考驗這些士子的能力了。

不過朱標也不擔心,畢竟這些士子,不少人就是財主出身,本身就是從家族裡面出來的。

因而,對這些手段,把戲那是清楚的很,怎麼針對這種情形,他們心中自然也有數。

而朱標如何避免他們和地方上的這些財主同流合汙,這就是用人的藝術了。

在這一方面,就算是朱標沒有周全的考慮和打算,老朱也會為朱標謀算好。

最簡單的就是異域分配,這些錄取計程車子,只要不分到他們自己的家鄉或者家鄉的周圍,那都好說。

尤其是當這些士子要是能架空當地的糧長,乃至於直接幹掉他們,那證明其本身才幹突出,應當委以重任,自然該加官進爵。

而一旦有人加官進爵了,旁計程車子一看還能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