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士子的安排(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他們為老朱幹這些事情,也不是白乾的,為此,老朱也需要讓渡一些基層的權力給他們。
而若是老朱哪一天敗亡了,那麼顯而易見,這些人就會和當初投靠老朱一樣,倒向別人,這其中並不會有多大的差別。
不過眼下天下大定,朝廷大勢在握,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了。
也因此,朱標才動了這樣的心思。
打天下的時候,要用到這些人,那不妨拿來用一用,可這些人成為治天下的阻礙,乃至於是禍亂的根源,那剷除這些人,也是應有之理。
卸磨殺驢,過河拆橋,這些個手段,朱標用起來,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當然,朱標也清楚,這些人目前還是大明天下穩定的基石,所以,朱標沒有一上來就喊打喊殺的,而是選擇了潤物細無聲這樣的方式進行滲透。
溫水煮青蛙,唯有如此,大明經歷這樣的變革,才不會產生太多的動盪,給四周敵人太多的機會。
朱標也清楚,這些士子下了基層,充當地方小吏,定然是有一些人會耐不住地方上的清苦,被拉下水,也不足為奇。
但只要大多數能夠發揮效用,就已經很好了!
而朱標也不會一味地讓這些士子待在地方,在朱標的設想之中,這些士子在地方上磨礪個三五年,本事就會大有長進,之後,就可以逐步提升官職,視其立下的功勞,逐漸委以重任。
未來平步青雲的官場,就是朱標給這些士子畫的大餅。
這個大餅,並非只是畫出來的,朱標也確確實實認為是有能力兌現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樣會有人忍受不住清苦,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淘汰,這並不稀奇,最終留下來的,仍是少數。
當然,也有一些人不大願意去地方上擔任小吏,這一點,朱標也是充分考慮到了。
畢竟這京城的花花世界,尤其是這南京城,位於江南中樞之地,更是無比富庶繁華,很多富家子弟因此留念捨不得,那也是人之常情。
對於這些人的安排,朱標打算是直接塞到翰林院,擔任一個六七品的官兒就足夠了!
未來的話,這些人朱標也不打算給他們多少升官的空間。
若是有可能的話,讓這些人鑽研歷史典籍文章,或者沒事的時候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文章,這就權當是國家花錢養一批文人。
朱標的打算是要給大明官場立個規矩,但凡加官進爵,必須要有地方任職的履歷,沒有這個,直接一票否決。
說起來,這接下來即將要做宰相的胡惟庸不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麼?
當初胡惟庸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寧國主簿,可因為其能力出眾,辦事周到幹練,這才被李善長看重,隨後才七八年來,就大權在握。
李善長看重固然不假,得到李善長的提攜也是真,可是,單單隻有這些,有個屁用。
胡惟庸要是自己不中用,李善長就算是手把手的帶,估摸著胡惟庸也不會有今天。
更何況,他胡惟庸是誰啊?當初一個小小的寧國主簿有資格讓李善長手把手的教?
就算是李善長親兒子,也沒這個待遇。
夯實基層,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朱標覺得,這是實現百年規劃最為重要的一個基石,必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