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處置(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善長原先沒想著搞什麼附加試題,但朱標曾經說過那麼一嘴,李善長就放在心上了。
當然,最初的時候,朱標只是說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真正將他具體化,並且制定成一條條規則的時候,還是李善長在操刀主持。
李善長最終同意的想法亦是很簡單,就是給一些存在偏科缺陷的人機會,同時,這也是一種篩選。
科舉考試,就相當於一次基礎能力的篩選,在這一關,儘量將各方面都不合格的人全都篩選下去。
而這其中,必然是有一些人存在偏科現象的,也許,這人在一些方面的能力尤為突出,但是,最終成績並不理想,甚至有幾門都不大行的情況。
那麼,這個時候,只要他有一個版塊能行,那麼,就還有一線希望。
憑著附加題的考試分數,也許就能考中。
當然,這也意味著,那些不行的版塊,不能太過於拉胯,否則,就算是加上附加題的分數,於他們而言,也是回天乏術。
這只是一方面,除此以外,李善長就是想憑著這附加題,看看這些參加科舉計程車子之中,他們的偏重。
這對於今後分配他們在朝廷任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就比如,一個算術精通的人,就不可能將他放到翰林院去,或是擺在御史臺這樣的位置上,讓他舞文弄墨。
更有可能,就是要他成為一名算吏,在中書省任職,調配各處資源,計算銀兩,賦稅等等,又或者是下派地方,直接管理一縣之財政,施政一方,這也是可以的。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考試,來辨別他們的專長。
士子們聽著李善長的話語,頓時議論紛紛,這參加附加考試的難度還是很高的。
這版塊,要答對九成五以上才有資格。
要做到這一點,很多士子都不得苦笑搖頭,實在是太難了!
可以說,這題目,只要有一點點的不注意,錯一點點,幾乎就要失去這樣的資格了。
這還不算,如今這些士子經過一天的摸索,這些板塊試題的難度是逐漸遞增的,越到後面,難度越高。
這要做出來,沒一些硬實力,根本就無法做到。
而李善長還早已經言明,這附加試題難度還要高,這附加題的分數,也不好拿啊!
當然,不正是因為如此,才更有區別誰是大才、小才嘛?
李善長示意了臺下那名拿著銅鑼的小吏,小吏見狀,當即猛地一敲,所有士子談論的聲音立即被壓住,緊接著,就安靜下來。
李善長繼續道:“此次恩科大試之前,老夫還定下了一條規矩,科舉前三張模擬試題在科舉考場發放,並且諸位就在考場答題,所有流程完全與恩科大試相同,其區別在於這三場考試成績不計入最終成績。”
“此舉,乃是為諸位士子能夠儘快適應考場氛圍而做的準備。”
眾人再度驚呼,這又是一個創舉。
同時,他們也發現了,對於此次科舉大試,朝廷是想盡了辦法,希望他們能夠高中,但同時,也沒有絲毫的放水,標準定的一點兒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