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次要求默寫的卻是賈誼的《六國論》,這還不止,這一次,這第二題居然還是與第三題勾連在一起的,第三題便是要根據第二題默寫的內容闡發議論。

這難度一下子就飆升上來了,不僅要求會默,同時還要求針對這樣的文章寫出自己的觀點。

這和朱標寫一些觀後感的文章是如出一轍。

可能朱標稍微便利一些的是有些地方,他可以不用會背,照著寫就行。

趙良看著這樣的題目,心都已經快涼了半截,這……這還怎麼考?

不過翻到後面,趙良亦是鬆了一口氣,因為這默不出來不要緊,第三題還給了一篇備用文章,根據這篇文章,闡發議論也可。

當然,這樣做分值自是要少一些。

不過這有比沒有強啊!

接著,又是一道時事點評題,考校的自然是最近大明發生的一些大事情,然後詢問士子的看法。

這也算是老一套了!

到了這裡,趙良才總算看到了一絲絲熟悉的影子。

前面考的那些題,算是什麼玩意兒?看著看著,心態都容易崩了!

只不過,趙良卻並未因此放鬆下來,因為,這幾道題不過是一個開始罷了!

這後面還有著許多呢!

不過目前來看,只是將題目堆砌在了一起,沒有留有解答的空間,到了正式恩科考試的時候,必然是要發放專門的解答紙張的。

可僅僅如此,對於心力也是一個莫大的消耗。

緊接著,趙良開始看起了後面的題目,下面則是不再考校文學時事上的東西,而是畫了一個圓,然後詢問周圓之比,簡單來說,就是詢問圓周率是多少。並且要求進行論證。

看到了這裡,趙良腦門上汗都冒出來了!

這誰他麼的知道?

以前也沒聽說考試要考這個玩意兒啊?

此刻,客棧之中,一些食客看著桌上試題的內容,亦是長吁短嘆,目光不同。

蓋因這些試題,亦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而這不過是剛開始罷了!

這後續還有著諸多試題,很多題目皆是無比新穎,考校的內容更是千奇百怪。

當然,這些題目在這些人看來,是無比的彆扭以及不適應。

但是這題目在李善長看來,就非常舒服了!

因為當初,他也經歷過這樣的陣痛啊!

曾經的科舉失利,令李善長一度將四書五經之類的典籍拋到角落裡,轉而研究起了申韓這類法家學說,學了這些還不算完,他又學習了諸多的古代算術典籍。

數學本就晦澀難懂,其中的解題方法更是無比的繁瑣,許多人要啃透一本鉅著,所要花費的時間皆是海量的。

有時候,天賦不夠,只能用時間來湊。

也因此,要成為數學大家,不是天縱奇才,也必要皓首窮經之日,才有有所成。

所幸李善長當屬於天縱奇才那一類,對於四書五經並不通透的他,在這上面,倒是展現出過人的天賦。

只不過幾年的時間,便已然是悉數掌握了算術上的這些內容。

這些,也為後來李善長在軍中為老朱籌措糧草,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也不僅僅如此,李善長亦是挑選了一批算吏輔佐自己,用於計算大軍每日的消耗以及要補充的物資多少。

正是因為這些,李善長才基本上未曾延誤過對前線糧草的供給。

而計算圓周率,表面上來看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無非便是計算圓的周長以及面積一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