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比自己還精確的數字,趙良便知道李進必定知道這道題目的根腳。

李進此刻也是不謙虛,道:“趙良兄,我方才所說答案乃是南北朝之時祖沖之求算出來的。”

“哦?”趙良眼中閃爍著光芒,一直以來,他便知道,雖說這李進只考了一個秀才,此番若不是蒙朝廷恩典,萬萬是不夠資格來參加恩科大試的。

可是這李進,卻是博聞強識,趙良自詡自己已經算是博覽群書,瞭解不少古代的書籍資料,可是這李進,卻是比他涉獵還要廣博。

若非如此,趙良也不會與他相交。

而此番,李進卻是準確的講出了這圓周率的根由所在,自是大大的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李進兄,就不要再拖拉了,快快講予我聽。”此刻,趙良亦是讓出了位置,由李進前來主講。

周圍的人此刻也是不敢說話,靜靜的等著李進開口。

李進微微一笑,道:“好,既然如此,那李進就獻醜了!”

說完,李進便朗聲開口道:“首先,這第一點,何謂圓?”

僅是第一個問題,便是令眾人陷入了思索之中,這要求周圓之比,那首先就要知道什麼是圓?

若是連這一點都弄不清楚,所謂的求圓周率,那也不過是個笑話。

李進此刻已然是自顧自道:“周之時,當時的周公旦曾和商高探討過此事,此事記載於《周髀算經》之中,《周髀算經》中這樣記載道:周公曰:大哉言數!請問用矩之道。商高曰:平矩以正繩,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測深,臥矩以知遠,環矩以為圓,合矩以為方。”

“此便是圓最早之出處。”

“其後,墨子撰寫《墨經》,在其中記載道:圓,一中同長也。這應該是最為準確的定義何謂圓……”

李進說起這些,亦是話語不停,顯然對於這些,他知道的不少。

趙良心中亦是感觸頗深,未曾想到,這一個小小的圓,竟是牽涉如此之多,這《周髀算經》和所謂的《墨經》,他是連聽都沒聽說過。

不過周公旦,他還是知道一些的。

畢竟,這算是西周的最為賢達之人,周公之賢明,天下盡知。輔佐成王,安定周氏江山……

能引起這等賢達之人問詢,這樣的考題出現在這恩科大試之中,也就不奇怪了!

朱標亦是心中驚詫了一下,這李進講解一個圓,都能講出這麼多來,倒是令朱標很是震動了一下。

這個時代,一個士子,能說出這些,還真就不容易了!

沒看見趙良都是採用了取巧的方式,來計算圓周率的嘛!對於這其中的緣由,卻是不如這李進知道的清楚的。

李進則是進一步道:“漢之時,名相張蒼曾編著《九章算術》一書,在其第一章“方田”之中,便記載了求圓的面積,乃是半周半徑相乘得積步……”

又是一位名相牽涉其中。

趙良此時頓覺得眼前出的這些題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