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題目,沒什麼,不就是求周圓之比嘛!

看看這題目,一句話就算說完了,可是,現在經過李進這一講解,就完全不同了!

這出的這些題,分明就是大有深意。

趙良堅信,這些題目不是無緣無故弄出來的,這出題的主考官,定然有著一些很深的用意,就看他們這些士子能不能體會到這主考官的良苦用心了。

看看,這牽涉的人物,先是周公旦,後又是漢時的名相張蒼,也就中間一個墨子,可能名聲淺薄,不為人所知,旁的兩人,都是份屬名臣。

又聯絡到現在,與恩科大試聯絡在一起,倒是的確有考校天下士子的意思,要為朝廷選拔賢能……

此刻,趙良心中不僅有些興奮,若不是李進道出這些故事,他還不知道這其中蘊藏著主考官如此深徹的用心。

此刻若是朱標知道趙良這些心思,定然是一口老血噴出來。

只想說一句,老弟,你想多了!

真就是考個圓周率的題目,沒別的意思。

你想這麼多,我也很難辦啊!

李進此刻心中也是大為震動,在他的設想之中,也沒想到此次科舉的出題會是這般……古怪。

對,就是古怪。

在來到京城之後,李進就不斷聽到風聲,說此番朝廷恩科大試會有較大的變動,原先李進還有些不以為意。

這變動,最大能有多大?

可如今看來,如今這番變動,卻是要以此為節點,將科舉前後一分為二來看待。

“李相公,還請繼續講吓去。”客棧之中,有人不由得邀請李進繼續講解題目。

李進也是點了點頭,繼續道:“後來,魏晉之時,一人名為劉徽,寫出一本《九章算術注》,創出割圓術,將圓不斷割之,割之又割,終至不能再割,得一百九二十份,以勾股定理求解,可得三點一四……”

“若繼續割之,則可進一步精確精算,至南北朝之時,祖沖之以割圓術割之,最終算出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或是三點一四一五九二七……”

“此稱之為祖率。”

當李進將這些典故娓娓道來之時,客棧之中無人不心中歎服。

儘管他們並未驗證過李進所說的真假,但是,李進完全沒必要說謊,因為這是一道數學題,要驗證李進說的是否正確,實在是太過簡單。

只需要照著做一遍便可。

此外,李進都已經將這其中的典故道出,再不信,也大可去尋覓這樣的故事,總不能是李進無中生有,胡編亂造吧?

趙良和李進正準備對於接下來的考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正在此時,忽然間一人掀翻桌子,怒道:“此番恩科大試怎可考這些題目,此非取天下賢士也,乃取禍國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