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蘇州大變(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於這等情形,朱標自是早有預料。
一批吳良從軍中挑選出來的軍官開始充當官吏,開始撫平人心,在街上巡遊,宣達朝廷的詔令。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審查之後,身份清白的官吏,也被朱標升職重用,開始逐步發揮效用。
只不過,說起來,這樣的人還真是少有。十個裡面能有一個,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主要是蘇州的官場大環境就在這兒,歷經故元,張士誠兩任,期間雖說多有變動,但終歸來說,換湯不換藥。
這張士誠在位之時,又偏聽偏信,這任職的權力全都下放給了自己的親近之人。
而這些人又正好藉此賣官鬻爵,牟取私利,自是讓本就汙濁的官場,更加黑暗三分。
老朱攻下蘇州之後,雖說令這官場好轉幾分,但也是有限。
如此情景,不下猛藥,不會有分毫的效果。
一聲聲鑼鼓在蘇州城內響起,伴隨著的便是官吏宣導朝廷的政令。
朱標下達的詔令亦很是簡單,其一,便是鼓勵百姓去官府告狀,同時鼓勵百姓檢舉揭發士紳的罪行。
只要最後能被查實,視告發的情報價值不同,最終,告發之人,便可獲得官府給予的不同賞賜。
而第二,朱標開始給百姓派發福利了。
首先就是分田,這是所有裡面最大的一項。
但凡在官府登記造冊之後的百姓,便可以根據家中的人口多寡獲得田地,同時還有種種政策的扶持,比如可以得到農具、糧種等等幫助。
當然,在進行這一塊的同時,朱標同時也在拆分蘇州當地的宗族。
進行分戶,這樣的操作,自然是半強制進行的。
願意聽從官府的,自是可以獲得好處,不願意,抱歉,沒這個選項,只有願意這條路給你走。
原先,還是有不少百姓對這一條很反對的。
可是,看到官府的強硬態度,尤其是之前對待平日裡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做法,不少人就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連那等富貴之人,如今失勢,都如此悽慘,我等小民如何能與官府抗衡?
再加上朱標也不是一味地強拆,在其中新增了好處,一些百姓縱然對此心有不滿,但最終,還是捏著鼻子接受了下來。
與此同時,朱標還在大力整頓蘇州的工商業部分。
實際上,這應該是蘇州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塊,蘇州之地,可以說得上是江南之中最為富庶的地方了。
自是不單單是產糧高一方面。
這工商業,便是這第二大項,蘇州的蘇繡歷來是聞名天下,且蘇州也是養蠶繅絲之地。
故而,這蘇州的手工業,也是相當的發達。
朱標就記得,當初說資本主義的萌芽,便說是在江南一帶。
如今看來,極大的可能就是在這蘇州。
實在是這蘇州的各種條件,都已經具備了一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