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進攻的選擇(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幹了!
我要回家……
換明玉珍,說不定要掙扎一下,搞出一些動作,明升的話,還是歇歇吧,能過一天算一天,這都算賺的。
“那日本呢?”
“日本,貧僧聽說此國盛產硫磺,不過國小民貧,要攻過去,唯一難度便是在於這日本與大明之間跨海相隔。”
“昔年唐代鑑真東渡日本,求取佛經,六次方才成功。前元攻打日本,兩番遇到風暴,折戟沉沙。”
“此便是最大難點。”
“除此之外,便是這日本小國,攻下之後,無利可圖。”
“其核心利益在於可保江浙,山東一帶不再受倭寇侵擾,對於東南海匪,可起震懾作用。”
朱標微微頷首,道衍這話並未說錯。
長遠來看,放在大航海的宏偉目標之下,日本的確至關重要。
可是,短期來看,這日本真沒啥用。
反正在種地這一塊兒,是真不行。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士大夫這個階層,對日本的印象,就是一小國,動兵,那沒必要。
完全是浪費之舉。
要是這日本是富庶之國,怎麼還有倭寇這種產物呢?
不就是一些窮的沒飯吃的日本武士充當打手嗎?
不過,能讓大明沿海一帶平靜下來,倒也算是不虧。
畢竟,這江南一帶,可是十分富庶。
沒有外力的影響,這能提供的財稅可想而知。
江南定了,大明便有足夠的財力,去底定天下。
當然,願望是美好的。
落實到實際,依舊如同巴蜀之地一般,困難重重。
首先就是海戰的經驗方面,雖說如今大明水師獨步天下,單論實力,居於榜首,毫無問題。
可是,打仗不僅僅是實力的問題。
這在海上作戰的經驗,大明是沒有的。
這和在江河裡面作戰,是兩個概念。
海上的風浪,比江河裡面大了數十倍不止,且風雲變幻莫測,難以估測。
日本有沒有,朱標不知道,但大機率有的,畢竟那些倭寇和日本算是一家。
倭寇能在海上作戰,那八成日本那邊也行,最終,要是爆發海戰,大明這邊肯定是吃虧的。
不過比巴蜀之地好的是,民心這方面影響對大明很微小。
畢竟此番出兵目的,最主要就是威懾。
日本死多少人,打完之後,日本那邊民心咋說,朱標可以暫不關心。
巴蜀之地不行,畢竟這塊地方納入中國已經很長時間了。
要是朝廷那邊在巴蜀之地胡來,必定是要承受輿論指責的。
日本那邊,就算幹出啥天怒人怨的事兒,不要緊,傳不傳的回來得另說,傳出來了,誰關心?
朱標微微思索,最終有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