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不理會李善長怎麼想,他繼續開口道:“本宮這兩日來翻閱歷朝歷代典籍,自隋唐開始,科舉首創,前宋之時,極盛。”

“且科舉所考之科目亦是大不相同。”

“唐之時,科舉設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等科目,宋之時,又多有變革,王安石變法之後,只有進士一科,改試經義、論、策;殿試僅試策一道。”

“由此觀之,科舉前期重詩賦論策,後期著重經義。”

朱標侃侃而談,數語之間,將隋唐以來的科舉內容大致概括了一下,最後,朱標望著三人,道:“科舉,首要便在於設立科目,以及確定考試內容。”

“不知三位有何想法?”

此刻,朱標儘管心中已有答案,不過,他還是充分尊重李善長、胡惟庸和楊憲他們的意見。

畢竟,對於實際情況他們才最為了解。

李善長略微思索,沉吟道:“殿下,這經義一科必不可少,只因此乃天下讀書人所通讀,若是少了此項科目,來參加科舉者必寥寥無幾。”

“那還有呢?”朱標微微點頭,對李善長所說,很是贊同。不過,只考經學,這絕不是朱標所願意看到的。

自理學獨大之後,又被確定為科舉考試內容,這根基已然極其深厚,朱標一上來就要連根拔除,那自然是使出吃奶的力氣都不能夠的。

就算是老朱,要做成此事,只怕也是不易。

到時候,天下計程車子都不來考,就輪到朝廷傻眼了!

沒看老朱提個廢止祭祀孔聖,這朝中不少的大臣們就出來要死要活的,這要是直接取消了經義,這些人還不得鬧翻天了?

還有,江南這塊地方,算是老朱的基本盤。

天下人通讀經義不錯,但在這上面,還是江南地區最為濃厚,只因為北方連年戰亂,這北方的讀書士子對於經義不大熟悉,但是對於時事方略卻是頗為精熟。

若是直接捨棄經義,這等於就是要與全江南的讀書士子作對,而這個,是老朱絕不願意看到的。

雖說對江南士子的態度,老朱沒那麼喜歡,但是,總歸來說,這是歸屬於自家陣營,可以利用,但不可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去。

所以,從一開始,朱標就完全沒想過將經學剔除科舉考試。

不過,這經學獨佔鰲頭,可也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會擠壓其他學科的位置,這就令朱標很不爽了!

多多增設其他科舉考試科目,也是為了削弱經學的影響力。

胡惟庸聞言,起身道:“殿下,臣以為,目下科舉,可以將學府科目之中抽取一些出來,作為考試內容。”

“如算學,天文,地理,律法,等等都可作為科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