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根子在哪兒?(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起來這個鍋還得扔給宋朝。
自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宋朝就是得國不正。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這樣發生,大肆提高文人的地位,對於武人是極盡壓迫,堂堂一代名將狄青,最後都算是被這些文人活活嚇死的。
至於底層計程車卒,更為低賤,都是隻有流氓,地痞,無賴才會入軍。
這樣的軍隊,說好聽點,叫軍隊,說難聽點,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指望著這樣的軍隊去和遼金抗衡,去和蒙元打仗,那也真是想的太多了!
都說大宋打不贏遼金蒙元這些漁獵遊牧民族,是因為這些人的武器裝備趕上來了,可拉倒吧!
根源就在於這宋朝的皇帝是一群廢物,這養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名臣,也是廢物,這從上到下的官僚,都被慣壞了,養的毫無廉恥之心。
對於外敵,這脊樑骨早就被打斷了,只會納頭便拜。
而現在,距離那個時代也不遠,連一百年都不到。
這從那個時候活下來的文人還沒有死絕呢,而且有些文人直接拜師的就是這些老古董,這一個個算起來都是徒子徒孫,自然,也沿襲他們的傳統,對武人,素來是瞧不起的。
張口就是臭丘八,閉嘴就是賊配軍……
遙想漢唐時代,那個時候,武人是什麼地位?那個時候,中華又是何等的風光?你敢跳,我就敢滅你,你不服,我就打到你服,現在想想都覺得很熱血,很激動人心。
而那個時候,能從軍的都是什麼人?
地痞,流氓,無賴?我可去你的吧!這樣的人,連軍隊的邊兒你都摸不到。
那都是良家子,不僅要求本人品行端正,有良好的的軍事素質和修養,就連家族,都不許有犯罪歷史。
選拔過程相當的嚴格。
這樣的優秀素質兵員組建成的軍隊,戰鬥力自然是槓槓的。
朱標面色有些冰冷,他想到了許多,在歷史上,明朝到了後期,也出現了文官獨大,武將備受欺辱的狀況。
甚至來說,領兵的就是文官這樣的操作……
而在老朱原本的構造之中,應該是文武互制的局面,但這樣的僵局在土木堡一役之後被徹底的打破。
武將勳貴在那一場戰役之中幾乎是全軍覆沒。
整個大明皇帝之中,第一大傻子是朱允炆,而第一大混賬絕對是朱祁鎮。
不,不能說整個大明皇帝之中,範圍稍微擴大一些,朱祁鎮的混賬程度在眾多皇帝裡面排到前三也是沒問題的。
宋徽宗宋欽宗被抓了,好歹沒被抓著去叫門,好歹沒回去又繼續當皇帝。
而朱祁鎮,那可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不是冒出了一個于謙,這大明估摸著到他那兒,算是為止了,接下來估摸著又是衣冠南渡,成個翻版的南宋。
最後這朱祁鎮當了皇帝,還他孃的將於謙給殺了……
再三思慮,朱標想了很多,自己是不是應該琢磨著辦個軍校?
這辦了軍校,首先可以確保軍中的人員素質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而且,還可以有效的保證軍事人才不會斷代,不會出現一波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