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這場交易算是徹底談成了。

古尋對結果自然是很滿意的,燕丹說出來的雖然只是些埋藏在歷史中,不知道真假幾何的秘聞軼事,但還是有些參考意義的,況且這筆交易真正的大頭本來也不在這。

一個無所謂的添頭而已,多少算是夠啊?

與之相對的,燕丹的心情就沒那麼好了。

他被迫著支付了酬勞,結果古尋還跟他說自己要先一步溜走,只能派手下……儘管保證的條件很優渥,可終歸是心裡有些沒底。

不管怎麼說,木已成舟,燕丹也唯有強迫自己安下心。

事情已經談完,古尋就要走人,不過臨走前還是又問了一個心中的疑惑:

“燕丹殿下,我很好奇,最後那條情報,你是怎麼知道的?”

燕丹沉默了一下後回答道,“就像國師方才說的,機緣巧合罷了,不過我可以保證,那訊息是錯誤的機率非常低。”

“好,巧合就巧合。”古尋笑了笑,沒有追問,就這麼接受了燕丹的說法,轉身飄然離去。

………………

三日之後,燕丹的計劃還未開始,而古尋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即將出發前往蜀郡。

不過他並非是一個人去的,還有一個跟班——不是焱妃,而是章邯。

沒錯,是章邯。

相當於是嬴政派了個監軍看著他,權力沒有多少,就是個人形監視器,負責事後打報告。

古尋考慮了一下後,覺得也無傷大雅,願意跟著就跟著吧,於是就成了如今的二人小隊。

咸陽城郊西邊的官道之上,古尋和章邯騎著馬慢悠悠的趕著路。

他們要前往雍地,再南下走故道,渡褒水,經由南鄭,轉過石牛道,葭萌關,劍閣梓潼,最後抵達川蜀平原,蜀郡郡治成都。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李太白吟這句詩的時候已經距離這個時代過去上千年了,那時的蜀道難越,如今自然就更難了。

自關中至蜀中,大致分為三個區域,即關中平原,漢中平原,成都平原,中間夾雜著兩段崎嶇難行的山陵區域,即秦嶺和大巴山的南北山段。

這兩段山路加起來長達六百里,途中盡是艱難險阻,懸崖,絕壁,湍流,峽谷,真正意義上的就算是飛鳥都難以飛渡,更遑論如今主要交通工具還是兩腿和馬匹的人類。

當然,要想進入蜀地,也不是非得硬走過這六百里山路,有些……可以說是捷徑的路,但是捷徑,也是險途,就比如說古尋和章邯將要走的這條昔日張儀司馬錯滅巴蜀所走的路線。

這是一條合適的路線,也是一條充滿了危險的道路,不僅僅是山嶺天險,更重要的是蜀地之民可以輕易的在整條路線上對進攻部隊發起伏擊,天險加上**,縱使有百萬雄兵也是無可奈何,導致強如秦國也唯有望而生嘆。

自從兩百多年前,秦厲公時開始,秦蜀之間就開始為了南鄭一地征戰不休,雙方你來我往,即使到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日漸昌盛,也依舊沒能徹底壓制住蜀國,南鄭再次數度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