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朝堂之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秦國原也不必跟韓國說什麼道理,只消秦王嬴政一句話,韓國是搓扁還是揉圓就定下了,這場爭辯也就可以無疾而終,就此了結。
不過他就坐在王座上,好整以暇的靜靜觀望殿上的唇槍舌劍。
整座大殿之中,就屬他和古尋二人最為清閒自在。
而在這場爭辯中,秦國一方的主力,漸漸的就變成了廷尉李斯這個韓非的親師弟。
師兄弟二人之間你來我往,互不讓步,對話的內容謄抄下來就是一篇上佳文章。
旁觀的諸多官員無不歎服,不歸是儒家那位荀先生的高徒,這嘴炮的能力,果真是得了真傳——荀子,眾所周知,在回桑海潛心靜修之前,是儒家第一嘴炮,諸子百家噴了個遍,連自家都沒放過。
關鍵是除了好耍不要臉手段玩詭辯的名家以外,沒人能噴過這老夫子。
不過噴著……不是,是辯著辯著,二人的話題也就偏離了最開始的疲秦計一事,而轉為了秦韓之間關係的話題。
這時候師兄弟二人間的分歧愈發的大,韓非表明韓國事秦以臣,事秦以誠,願傾國以為助力,希望秦國存韓滅趙。
而李斯則堅定的主張先滅韓國,以威懾諸國,再做圖謀。
待到二人各自闡明利弊之後——大體內容和韓非此前分析的基本一致,這場辯論算是暫告一段落了。
該說的都說完了,剩下的,就看秦王如何決斷了。
殿上文武群臣均將目光隱晦的投向上首王座,等待大王裁斷。
嬴政卻並未給出答覆,流珠之後的雙眼看向站於前列,卻閉目假寐的古尋。
“韓非和李卿二人的分歧,國師怎麼看?”
“嗯?”古尋聞聲睜開雙眼,乍一下還有些迷茫,反手一指自己,“陛下是問我?”
“嗯……”嬴政微微頷首,五色冕旒晃動,示意古尋答話。
“這……”古尋沉吟一下,並未回答,轉而突兀的問道,“話說趙國上將軍李牧的大軍到哪了?”
這問題當然不是問嬴政,該回答的自然也不是嬴政,國尉繚抬首看了看嬴政,見他沒有不許之意,方才出聲告知道:
“七日之前,已經快離開代郡了。”
這種軍情,身為國尉的他最清楚,不過畢竟是軍情,不得隨意外洩,古尋這個國師還沒資格讓他開口,還得先看嬴政的意思。
“代郡啊……那看來要不了多久也就要和桓齮將軍交上手了吧……”得了答案,古尋先呢喃一聲,隨即撇嘴笑了笑回道,“呵呵,我不懂李大人和韓非之間誰說的合適,誰說的不合適,不過既然眼下和趙國的戰事還未結束,什麼存韓滅趙,又或者是亡韓以震諸國之類的事情,我覺得可以先放放。”
李斯眉頭微微一皺,向古尋說道,“國師大概不瞭解,此事算是我大秦用兵之方略,至於和趙國之間的些許戰事,並不影響此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