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加試一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青此言一出,楚國的官員和兩國使者都是一驚。
許青此言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
說他對,是因為當週國提出以文會友的時候,趙國立刻便是說了要比試棋道、經義和詩詞。
說他不多,是因為文道比試這幾樣,幾乎是這些年來約定俗成的規矩了,即便趙國不要求比的也無非是這些。
這位安定縣伯這是在鑽規則的空子啊!
就連高位之上的楚皇都是微微一怔,許青他到底想幹什麼?
但是,依照皇兄所說,許青承諾的事情,就必定有十足的把握。
楚皇倒要看看許青究竟想要幹什麼。
……
趙國正使聽得許青之語也是陷入了短暫的思考,他自然也是看出了這位安定縣伯明明就是在鑽空子,是他們提出來的不錯,但是他們不提這些,你們不還是要比這些嘛。
約定俗成的東西!
但是趙國正使沒有直截了當的跟許青挑明,問題就是出現在許青說的話,由楚國提出一道題目,加賽一場。
按照以往,趙國的文道都一直應該以絕對的優勢碾壓楚國,但是這場文道之比卻跟楚國打平。
也就是說,如今他們趙國豈不是要面臨打不過楚國在而且可能文也不如楚國的局面?
若是再加試一場,不但對楚國來說是個機會,對趙國來說同樣是個機會啊!
而且,趙國文道領先多少年了,即便讓楚國選題,加試一場,只要是比試文道,他們趙國還會輸不成?
想到這裡,趙國正使看著許青道:“此次兩國之比乃是文道之比,只要是比試文道,我趙國自當應戰,不知安定縣伯要比試什麼?”
許青道:“很簡單,作為讀書人,博聞強記自然是基礎中的基礎,對吧?”
博聞強記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趙國正使道:“自然不錯,天下讀書人,唯有博聞強記才可貫通理解儒家經典、聖賢之道。”
這個時代,三國之間科舉第一場便是補全聖賢之言,聖賢典籍之中的話隨意抽取,給出上句補下句,給出下句填上句。
主考的聖賢典籍必須要融會貫通,記得一字不差才可以。
這時候就別指望誰給你劃重點了,這幾本,都是重點!
記性不好,科舉第一科能把你給刷下去。
許青笑道:“那便很簡單,我們便比一比這文道之上,最基礎的,速記!”
“速記?”趙國正使疑惑道:“不知速記是怎麼個比法?”
許青道:“很簡單,從古至今,崇文館內,典籍浩如煙海,其中不乏偏頗冷門之典籍。”
“不如這樣,兩國各出一人,並且兩國各選出隨意一本典籍的任意一篇越晦澀難懂越好,擷取相同字數,交予對方之人,比試雙方有一炷香的時間記憶此篇之內容,一炷香之後開始默寫,誰先默寫完,並且錯誤最少,誰便獲勝。”
“陸正使以為如何?”
陸正使思慮了一番後道:“如此比試,對兩國來說的確極為公平,白紙黑字寫於紙上更做不得假,本使無理由拒絕,不知貴國是何人應戰?”
速記一道與詩詞一道一般,年輕一輩在記憶力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正是記憶力的巔峰時期。
所以,速記一道,最好選年輕且飽讀詩書、博聞強記者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