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水調歌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寫完一首詩之後,還有一闕詞。
關於月的詞,許青首先想到的便是這一首: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寫出來之後許青又有些心疼,如此名篇,竟然用在了區區一場比試上。
浪費了,浪費了!
希望東坡居士半夜不會跑過來找自己談心。
許青忽然想起來,明明有一首更直接的嘛,床前明月光啊!
剛剛真是腦子短路了,竟然沒想起來這首從小便能朗朗上口的詩。
【其實就是作者沒有想起來。】
寫完一詩一詞之後,許青便沒有再寫下去。
並不是他寫不出來,實在是因為真的怕萬一收不住筆把對面直接給氣死。
第一場,自己三詩三詞,將人家氣病了三天三夜。
第二場,自己一詩一詞,將人家氣的咳出一口老血。
這第三場自己還是穩一點吧,注意兩國影響,真要將這個小心眼的趙國人給氣死了,可沒辦法收場。
許青寫完之後,便放下筆默默的等待著他對面的匡舟。
終於,一炷香燃得還剩下一點香蒂的時候,匡舟終於將筆放下,許青正要開口說些什麼,只見匡舟無力的擺了擺手:“習慣了,習慣了……”
許青:“……”
原本月之一題並不算難,別說一炷香的時間,七步成詩也不難,但是匡舟對上的許青之後就開始變得謹慎起來,寫了撕,撕了寫,不停的修改,終於在最後一刻放下了筆。
但是評比之時,匡舟的詩作終究還是不敵詩仙。
不過這也是許青意料之中,要是詩仙李白的詩作這麼輕易便能被人比下去,那就不是詩仙了。
這首《峨眉山月歌》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上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個字中出現了五個地名,共計十二個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不過,地名雖多但是依舊可以將情感表達出來,說是絕唱也不為過。
除了詩仙之外怕也無人能駕馭的了這樣的寫法。
許青看向匡舟的時候,匡舟的眼神再也沒有了一開始的那種驕傲,也沒有了第一場輸詩之時的難以置信。
就如他說的,他已經習慣了……
就在許青觀察匡舟的功夫,一旁放在抄錄桌上的詩詞原稿忽然帶起一陣白影,不翼而飛。
許青轉過頭看了看依舊空空如也的抄錄桌,偷看了看在一旁整理袖口的秦相……
剛剛是什麼東西嗖的一聲?
比完了詩便要開始論詞了。
誦讀之人正要拿起詞作誦讀的時候,秦相卻是一把將詞作拿過來,自顧自的讀了起來。
秦相將之讀完之後,眼睛都是死死的盯住了這張紙,仿若要牢牢記下每一個字。
秦相本就是一愛詞之人,家中所收藏的佳詞甚多。
但是讀完了這一首水調歌頭之後便是有一種以往收藏的那些詞作與之對比起來統統都是黯然失色的感覺。
這一首詞絕對是將月寫到了極致!
寫月的詞他見過不少,也藏有不少,但是大都是單純對月的描寫,但是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