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詩詞大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底下一干秀才、舉人,聞言後,有暗自慶幸、自鳴得意者;有神情凝重、雙眉緊鎖者;更有愁容滿面、一籌莫展者。
隨即,眾秀才、舉人便陸陸續續展開元書紙,提起筆墨,開始書寫。
吳用今日作為文抄公,本來就胸有成竹,有備而來。
此刻,聞得趙大人的命題後,當然是一副處變不驚、淡定自若的表情。
他集中精力,搜尋著腦海記憶庫。
很快,記憶庫便跳出,宋末詩人鄭思肖的《寒菊》。
鄭思肖是南宋末年人,生於1241年,卒於1318年。
吳用此刻處於北宋宋微宗年間,距鄭思肖出生,還有一百多年的時間。
所以,吳用可以非常放心的,在今日的詩詞會上,做一回文抄公,讓自己一鳴驚人。
一念至此,吳用撫平元書紙,揮豪書寫: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就在一眾秀才、舉人,紛紛搖頭晃腦,自鳴得意的朗誦著自己的大作時,吳用卻在一旁靜觀其變。
宋江也寫好了一首,但為人老道的他,並沒有急著朗誦。
而是暗暗觀察著知府趙大人的表情,看他對那些秀才、舉人朗誦的詩詞,有何反應?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等眾人朗誦完後,趙大人的臉上,卻始終沒有露出一絲笑容。
不但沒有露出笑容,相反的,還眉頭緊鎖。
宋江暗暗高興,輕咳一聲,剋制住內心的激動,拿起元書紙,準備朗誦自己書寫的詩詞作品。
正當他要開口朗誦時,突然看到邊上吳用寫的詩。
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
平時只是聞聽吳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沒想到竟然厲害到這種程度。
驚訝中,不禁脫口唸道: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好詩!好詩!”
原本黑著臉,眉頭緊皺,已經對眾秀才、舉人不抱希望的趙大人,聞聲,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嘴上連喊兩聲“好詩!”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好!好詩!有氣節!”
趙大人一邊說著,一邊興奮的走向宋江。
眾人也紛紛讚歎。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在座許多秀才、舉人,臉上都流露出敬佩的表情。
禁不住也跟著開口朗誦。
趙大人走到宋江面前,道:“是你寫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