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見問,頓了頓。

隨即,紅著臉,向趙大人行禮道:“回大人的話,此詩並非小人所寫,而是小人身邊這位吳學究的作品。小人看到後,敬佩萬分,脫口唸出……”

“學究高姓大名?何方人氏?現官居何職?”

趙大人未等宋江說完,便徑直轉頭看向吳用。

“小人吳用,鄆城縣東溪村人,現在村裡任私塾先生。”

吳用見趙仲發問,邊行禮邊道。

趙大人聞言,嘴上說了聲:“可惜了!”

雙眼不滿的看向劉知縣。

劉知縣嚇得連忙低下頭,口中連聲道:“卑職失職,卑職失職。”

趙大人和吳用聊了幾句後,對吳用的才華非常欣賞。

便邀請吳用,到上座就座。

“只是湊巧罷了,不見得真有才華。”

“大人愛才心切,卻莫被不良之徒鑽了空子。”

不曾想,吳用剛入座,便聽底下有人開口譏諷。

吳用一看,見是一位身穿錦繡白色長衫,頭戴白色紗帽,滿臉尖酸刻薄相的秀才。

不是別人,正是那白衣秀士王倫。

“大膽!竟敢在知府大人面前胡言亂語?”

邊上的劉知縣聞言,擔心掃了趙仲的興,連忙開口斥責。

宋江見王倫如此,便道:“王秀才切莫信口開河。”

王倫不理宋江,轉身邊向知府趙大人行禮,邊繼續道:“大人,並非是小人胡言亂語。此人只是一鄉村私塾先生,哪能寫出此等驚世駭俗之詩?”

趙仲不語,但臉上明顯露出不快的表情。

王倫則繼續道:“今日在座眾人,都是遠近聞名的才子,但凡本地有點名氣的才子,眾人都會有所耳聞。但我敢問諸位,有誰曾聽聞過此人之名?因此,小人斷定,此人所題之詩,純屬偶然。甚至是提前請人代筆,並非真有才華。”

劉知縣聞言,表面不露聲色,內心卻是一陣竊喜。

因為,剛才趙大人看向他的眼神,已經明顯對他不滿,怪他沒有及時發現人才的意思。

甚至在斥責他埋沒人才。

如今,一旦吳用被發現並非是真才實學,甚至有欺世盜名之嫌,哪他就能撇開責任,重新取得趙大人的好感。

此刻,劉知縣見趙大人不響,便對王倫道:“你休要再胡說。”

王倫仍舊道:“並未小人胡說,除非他此刻能當場再作詩一首,如水平與第一首相似,小人便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