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可以從庫拉旦文明前300萬年的文明歷史記錄中,找到足夠的解釋時,文明巡查小組將會非常有禮貌的退出文明室。”

沒有劍拔弩張、沒有惡意恐嚇,庫拉旦文明與文明巡查小組達成一致,交出了庫拉旦人前300萬年的文明歷史記錄:

庫拉旦文明是一種矽基文明,誕生於庫拉旦星地底1萬多米的一個空洞之中。這個空洞的半徑為5000多公里。

空洞誕生於庫拉旦星形成之初。

由於靠近地核,空洞中充斥了各種高能射線,當其中一些屬性相斥的高能射線偶然交織在一起時,會有極低的機率產生微弱的電火花,這是自然界的“電火花現象”。

這微弱的電火花,有著極低的機率擊打在空洞的巖壁上。

在組成巖壁的岩石中,極低機率的出現了一塊富含金屬元素的岩石,同樣,它的內部極低機率出現了類似電路的結構。

偶然的偶然,是必然!

極低的機率,經過無盡的歲月,終將被放大成必然。

當一束微弱的電火花,擊打在內部存在著電路結構的岩石上時,岩石內部瞬間被遊離電子充斥,這些電子經過“電路圖”的複雜組合,形成了一種可以思考的智慧生物,第一個庫拉旦人誕生了。

這個庫拉旦人就是現在的主腦!

它最初依靠“吞噬”旁邊富含輻射元素的礦石為生,礦石內的元素可以組成它的身體,射線可以為它提供能量。

生物的本能是繁殖,當主腦尚且不能移動時,就用身旁的礦石繁殖出了數以千計的庫拉旦人。

三十萬年後,庫拉旦人擁有了可以用來移動的肢體。

六十萬年後,庫拉旦人創造出了用來傳遞資訊的電磁波,大規模交流成為可能,庫拉旦文明誕生了!

矽基生命太大,空洞太小

當庫拉旦人沉浸在科技文明的發展中時,他們發現這個半徑只有5000多公里的空洞,已經被庫拉旦人完全佔據了。

空洞已經不能容納更多庫拉旦人生存!

空間!空間!空間!

庫拉旦文明需要更大的空間。

他們第一次好奇巖壁的後面是什麼。

如果存在著另一個空洞,那麼庫拉旦文明的生存空降將會得到拓展。

於是主腦召開了全體庫拉旦人會議,全體2048名庫拉旦人一致同意展開挖掘計劃,他們要為了文明的生存,挖出一條通道。

庫拉旦人的第一次冒險開始了,他們尋找到一處質地疏鬆的巖壁,開始用金屬肢體進行挖掘。

可惜即使質地最鬆軟的巖壁,在1萬多公里的地底,也會變得格外的堅硬。庫拉旦人由劣質金屬構成的手臂無法堅持太久就會報廢。

然後他重新返回空洞,下一個擁有完整手臂的庫拉旦人接替了他的工作。

......

經過數千年的挖掘,庫拉旦人失望了。因為他們已經挖掘了整整十公里,依然沒用遇到任何其它空洞,巖壁之後是岩石,岩石之後是更大的岩石。

這個空洞也許就是整個宇宙!

庫拉旦人的信心動搖了,他們把生存的世界命名為“巖壁空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