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光明(第1/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庫蘭旦人的第一次挖掘計劃因此宣告終止。
開拓失敗的後果:整個文明種族的生存空間依然是那個半徑只有5000多公里的空洞。
為了緩解空間的匱乏,主腦決定把庫拉旦的人數上限設為204800。未經過全體庫拉旦人的一致同意,禁止任何個體進行私下繁殖。
當一名庫拉旦人因為意外失去生命時,全體庫拉旦人都會為之歡呼,它們會懷著非常愉悅的心情,在狂歡會上“吞噬”掉亡者,然後重新分配這個寶貴的“繁殖名額”。
這一天也成為庫拉旦人著名的節日:“歡旦日”。
一百萬年後,庫拉旦人在巖壁中發現一塊具備神奇力量的礦石,它可以把庫拉旦人吸附在巖壁上,這種礦石被命名為磁鐵。
二百萬年後,電磁感應現象被發現,庫拉旦人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把收集到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三百萬年後,第一艘由電力驅動的鑽探船出現,它擁有鋒利的鑽頭和巨大的力量,可以在十天內,在巖壁中掘進5公里。
鑽探船的出現,讓庫拉旦人重新燃起了探索巖壁空洞世界的希望。於是,作為首領的主腦再次召開了由204800名成員參加的庫拉旦人全體會議。
第二次挖掘計劃就此開啟。
由於鑽探船的極高效率,庫拉旦人在20年的時間內,已經挖出了一條長達500公里的洞穴,可是讓他們失望的是,500公里長的洞穴盡頭,依然是岩石。
這時,一個更加驚恐的事情發生了。庫拉旦人發現,洞**被挖掘出的碎石必須佔用巖壁空洞世界的空間。
從這500公里洞穴中挖掘出的碎石,已經完全佔據了主腦為庫拉旦人預留的“機動空間”。如果繼續進行挖掘計劃,那麼庫拉旦人必須為挖掘出的碎石重新尋找存放空間。
可是巖壁空洞世界只是一個半徑只有5000多公里的空洞。它的空間是經過嚴格計算,並平均分配給了每一個庫拉旦人,唯一的“機動空間”已經堆滿了碎石。
探索世界的希望難道就此熄滅?
庫拉旦人將永遠被困在巖壁空洞世界中?
不甘心的庫拉旦人,想到了一個“殘酷”的方法:“剝奪”一個庫拉旦人生存的空間,然後用這個空間堆積碎石。
失去了生存空間,也就失去了生命!
主腦經過計算,每犧牲20名庫拉旦人,可以釋放出存放1公里洞穴碎石的空間。
繼續掘進意味著犧牲。
放棄掘進意味著整個庫拉旦文明將永遠呆在這個半徑只有5000多公里的空洞中,進行著無休止的“自我閹割”!
生物的本能是生存和繁衍,文明的本能是發展和擴張。
放棄掘進完全違背了生物和文明的本能。
於是,一個“大抽獎”活動在庫拉旦文明中展開,庫拉旦所有的文明個體包括主腦在內,都要參與這種抽獎。被抽中的庫拉旦人被稱為“殉道者”,殉道者將失去生存的空間,被送入熔煉爐化為金屬液體,用來加固洞穴的巖壁。
鑽探船每前進一公里,就需要透過“大抽獎”抽出20名庫拉旦人作為殉道者。
在第二次挖掘計劃開始的40年後,鑽探船掘進了1000公里,同時它挖出的碎石奪去了10000名庫拉旦人的生命。
在第二次挖掘計劃開始的80年後,鑽探船掘進了2000公里,同時它挖出的碎石奪去了30000名庫拉旦人的生命。
......
在第二次挖掘計劃開始的120年後,鑽探船掘進了3000公里,同時它挖出的碎石奪去了50000名庫拉旦人的生命。
這時,驚懼的庫拉旦人發現,長達3000公里長的洞穴盡頭,依然是岩石!而此時他們已經為了堆放碎石,犧牲了50000名文明個體。
......
在第二次挖掘計劃開始的240年後,鑽探船掘進了6000公里,同時它挖出的碎石奪去了110000名庫拉旦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