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基地計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專案,雖然它的技術難度並沒有飛船專案那麼高,不過複雜性卻遠超飛船專案。

依照墨子科技掌握的科技,建造一個火星基地並不困難,畢竟“領航者”號就足以保證3名宇航員在火星生活兩個月之久。

但是如何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大規模基地卻非常困難。

在李默的計劃中,即將建立的火星基地不只是一個科研基地,更承載著人類種族延續的責任。在人類的地球家園遭受到突然的毀滅打擊後,火星基地內殘存的人類將成為延續種族和文明的唯一希望。

由於基因同化的問題,為了保證基因多樣性,基地可以承載的人數,必須達到種族繁衍最少人數。

在保證遺傳多樣性的前提下,一個哺乳動物物種要不發生退化的情況下繁衍的最低數字是4000個,低於這個數字就會導致數代之後的後代遺傳多樣性減少,整個種群退化。

所以李默理想中的火星基地,至少可以承載4000個地球人類的生存和繁衍。4000這個數字放在地球上看,並不多,也許不過是一個小學校的人數。

但火星表面,是一片荒蕪,缺少生命所需要的的一切,在這種情況下,火星基地計劃就變成了了一個看起來難以實現的專案。

計劃從立項到現在已經足足兩個月了,由150位地球科學家精英組成的專案組,卻連最基本的設計方案也沒有製作出來。

李默知道這並不能埋怨他們的無能,實在是因為這個專案太複雜了,所以每次開會時,除了一起商討解決方案,就是鼓勵,鼓勵那些幾乎陷入絕望的組員們。

今天李默卻沒有過多的時間鼓勵,這些看起來非常沮喪的科學家們,因為他還有一項重要的會議需要參加,那就是都富比舉行的一場頂級拍賣會。

事實上,李默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參見過任何拍賣會。藝術品是藝術家智力勞動成果的結晶,具備獨特的美感,可他並不會為這種美花費幾十甚至數百萬的資金。畢竟在他眼中無論多麼美妙的藝術品,只不過是植物纖維壓制、陶土燒製、銅礦石提煉後的產物,絲毫不具備科學之美。

他這次之所以會破例參加,是因為他要去賺錢,還是賺大錢!

自從李默被冠上科學家的帽子後,真正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只存在兩個愛好。

第一個是科研,宇宙的奧秘深深吸引著他。

第二則是賺錢,科研專案大都是燒錢機器,墨子科技實驗室現在每天需要消耗燕京一套房子的電費,沒有足夠物質資源的支撐,科學家再優秀,也難為無米之炊。

這次都富比的拍賣會,就是專門為他賺錢的。並且據拍賣行專家建議,如果李默親自出現在會場,將會讓拍賣物至少溢價30%。

這也讓,即將展開龐大花錢計劃的他提起了一絲興趣。

都富比是華國最大的一家拍賣行,擁有著百年以上的歷史,在藝術品交流圈,都富比就是真品的代名詞。

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行有行規。在藝術交易行業,售賣方是不會擔保藝術品的真偽,甚至他們還為不小心買了贗品的收藏行為取了一個名詞,叫做“打眼”。顧名思義,是買家自己看錯了,應該打自己的眼睛,與賣家無關。

所以精明的收藏家大都具備一雙“火眼金睛”。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偽造技術日益提高,連碳14這種鑑定文物的高科技手段,都有了相應的破解手段,“火眼金睛”又變成了“打眼”。

這樣在文藝品交易市場,就出現了一個奇葩的現象,賣家信誓旦旦手中的瓷碗是商周的,而買家卻怕買到“上週”的,一個賣不出,一個不敢買。

這時,百年老店都富比的金字招牌,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有利就有弊,這種信譽保證的背後是手續費貴!特貴!

同時這種昂貴的手續費,也為都富比賺取到了大量金錢,要不然它們的總部怎麼能設在燕京最豪華的CBD區域呢?